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目标 | 第12页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1.4 课题的成果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件保护概述 | 第14-21页 |
2.1 文件保护概念、目标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2 WINDOWS 中EFS 功能分析 | 第15-17页 |
2.2.1 EFS 加密文件系统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2 EFS 技术结构和原理 | 第16页 |
2.2.3 EFS 尚存的不足 | 第16-17页 |
2.3 第三方文件保护系统 | 第17-19页 |
2.3.1 压缩软件 | 第17-18页 |
2.3.2 虚拟磁盘系统 | 第18页 |
2.3.3 U 盘保护系统 | 第18页 |
2.3.4 其它系统 | 第18-19页 |
2.4 文件保护系统的改进方向 | 第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基于角色的文件保护访问控制模型 | 第21-34页 |
3.1 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分类 | 第21-23页 |
3.1.1 访问控制模型概述 | 第21页 |
3.1.2 DAC 和MAC 访问控制模型 | 第21-23页 |
3.2 RBAC 控制模型 | 第23-28页 |
3.2.1 RBAC0 模型 | 第24-25页 |
3.2.2 RBAC1 模型 | 第25-26页 |
3.2.3 RBAC2 模型 | 第26页 |
3.2.4 RBAC3 模型 | 第26-27页 |
3.2.5 RBAC 模型扩展 | 第27-28页 |
3.3 基于RBAC 的文件保护访问控制模型 | 第28-32页 |
3.3.1 传统RBAC 模型在文件保护中的不足 | 第28-29页 |
3.3.2 模型的基本元素 | 第29页 |
3.3.3 客体角色 | 第29-31页 |
3.3.4 客体角色分配 | 第31页 |
3.3.5 分发权限 | 第31页 |
3.3.6 对不同进程的访问控制 | 第31-32页 |
3.4 模型应用实例 | 第32-33页 |
3.4.1 应用背景 | 第32页 |
3.4.2 模型的应用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WINDOWS NT 系统中的I/O 模型 | 第34-55页 |
4.1 WINDOWS NT 内核结构和I/O 管理器 | 第34-37页 |
4.1.1 WINDOWS 内核结构 | 第34-36页 |
4.1.2 I/O 管理器 | 第36-37页 |
4.2 用户模式下过滤文件I/O 操作 | 第37-40页 |
4.2.1 WINDOWS 消息机制和钩子(HOOK) | 第38-39页 |
4.2.2 挂接API 技术 | 第39-40页 |
4.3 WINDOWS DRIVER MODE(WDM)介绍 | 第40-44页 |
4.3.1 驱动程序的类型 | 第40-42页 |
4.3.2 分层的驱动程序结构 | 第42-43页 |
4.3.3 驱动程序的设计注意事项 | 第43-44页 |
4.4 WINDOWS 文件驱动及文件过滤驱动 | 第44-48页 |
4.4.1 WINDOWS 文件驱动作用及分类 | 第45-46页 |
4.4.2 文件过滤驱动 | 第46-48页 |
4.5 WINDOWS 文件过滤驱动设计方法 | 第48-54页 |
4.5.1 文件过滤驱动设计步骤 | 第48页 |
4.5.2 分发例程和Fast IO | 第48-49页 |
4.5.3 绑定文件过滤驱动 | 第49-50页 |
4.5.4 创建IRP | 第50页 |
4.5.5 完成例程 | 第50-52页 |
4.5.6 解除过滤驱动的绑定 | 第52-53页 |
4.5.7 文件过滤驱动设计注意事项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基于角色的文件保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5-73页 |
5.1 文件保护系统总体设计 | 第55-56页 |
5.2 基于PKI 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 | 第56-62页 |
5.2.1 访问控制实现的总体设计 | 第57页 |
5.2.2 PKI 证书管理模块 | 第57-58页 |
5.2.3 访问控制策略服务器 | 第58-59页 |
5.2.4 客户端登陆身份认证模块 | 第59-60页 |
5.2.5 客户端文件访问控制服务程序 | 第60-61页 |
5.2.6 文件访问控制流程 | 第61-62页 |
5.3 WINDOWS 下文件加解密客户端 | 第62-69页 |
5.3.1 文件加解密客户端体系结构 | 第63页 |
5.3.2 流密码加密 | 第63-64页 |
5.3.3 加密文件判别器 | 第64-65页 |
5.3.4 过滤驱动透明加密 | 第65-67页 |
5.3.5 过滤驱动透明解密 | 第67-69页 |
5.4 文件保护系统的测试 | 第69-71页 |
5.4.1 功能测试 | 第69页 |
5.4.2 稳定性测试 | 第69-70页 |
5.4.3 性能测试 | 第70-71页 |
5.5 文件保护系统的评估 | 第71-72页 |
5.5.1 文件保护系统的优缺点 | 第71-72页 |
5.5.2 与WINDOWS EFS 的比较 | 第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