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姿态控制系统论文

高精度高稳定度反作用飞轮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文章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反作用飞轮系统基础第15-23页
    2.1 反作用飞轮的用途第15-16页
    2.2 反作用飞轮系统的组成第16-19页
        2.2.1 控制器第17页
        2.2.2 执行机构第17页
        2.2.3 电机第17-18页
        2.2.4 轮体第18页
        2.2.5 速度检测装置第18-19页
    2.3 反作用飞轮的性能要求第19-21页
    2.4 研制难点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反作用飞轮系统设计第23-39页
    3.1 性能指标分析与参数选取第23-26页
        3.1.1 转动惯量第23页
        3.1.2 转速偏差第23-24页
        3.1.3 时间常数第24-25页
        3.1.4 转速增量第25页
        3.1.5 电流与功耗第25-26页
        3.1.6 力矩系数第26页
    3.2 控制方案设计第26-31页
        3.2.1 控制方案的选择第26-27页
        3.2.2 控制系统与传递函数第27-31页
    3.3 组件设计第31-35页
        3.3.1 电机组件第32-33页
        3.3.2 轴承组件第33页
        3.3.3 光电编码器第33-34页
        3.3.4 轮体组件第34-35页
    3.4 接口设计第35-38页
        3.4.1 电源接口第35页
        3.4.2 通信接口第35-38页
        3.4.3 测试接口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反作用飞轮控制器第39-51页
    4.1 反作用飞轮控制器的基本功能第39-40页
    4.2 常见的反作用飞轮控制器第40-42页
        4.2.1 单片机方案控制器简介第40-41页
        4.2.2 单片机方案控制器特点第41页
        4.2.3 DSP 方案控制器介绍第41-42页
        4.2.4 DSP 方案控制器特点第42页
    4.3 反作用飞轮控制器改进的可行性分析第42-45页
        4.3.1 SOPC 技术第43-44页
        4.3.2 MicroBlaze 软核第44-45页
    4.4 FPGA 方案反作用飞轮控制器第45-48页
        4.4.1 反作用飞轮控制器组成第45-47页
        4.4.2 FPGA 方案控制器特点第47-48页
    4.5 各种反作用飞轮控制器性能比较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反作用飞轮控制器设计第51-77页
    5.1 EDK 设计过程第51-52页
    5.2 自定义IP 核设计第52-58页
        5.2.1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IP 核设计第53-54页
        5.2.2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逻辑模块设计第54-56页
        5.2.3 使用Active-HDL 软件仿真第56-58页
    5.3 系统构建第58-62页
        5.3.1 添加IP 核第58-60页
        5.3.2 设置IP 核地址第60-62页
    5.4 IP 核特点及参数设置第62-70页
        5.4.1 microblze 核第62-63页
        5.4.2 opb 总线第63-65页
        5.4.3 opb_uartlite 核第65-67页
        5.4.4 opb_timer 核第67-68页
        5.4.5 opb_deltasigma_adc 核第68-69页
        5.4.6 opb_intc 核第69-70页
    5.5 软件设计第70-75页
        5.5.1 IP 核软件设置第70-72页
        5.5.2 系统软件设计第72-73页
        5.5.3 使用XMD 工具调试嵌入式软件第73-75页
    5.6 外围电路设计第75-76页
    5.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试验结果及效益分析第77-80页
    6.1 系统组成概况第77-78页
    6.2 试验结果第78-79页
    6.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80-83页
    7.1 论文总结第80-81页
    7.2 研究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6-87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 答辩决议书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亚湾核电站换料大修优化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