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论文--脂肪族醇论文

稻壳制备燃料乙醇及综合利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57页
    1.1 概述第15页
    1.2 生物质概述第15-22页
        1.2.1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的意义第15-16页
        1.2.2 生物质能的特点第16-18页
        1.2.3 生物质能的利用第18-20页
        1.2.4 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第20-22页
            1.2.4.1 国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第20-21页
            1.2.4.2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第21-22页
    1.3 稻壳和米糠第22-27页
        1.3.1 稻壳第22-24页
            1.3.1.1 稻壳的成分第22-23页
            1.3.1.2 稻壳的应用第23-24页
        1.3.2 米糠第24-27页
            1.3.2.1 米糠的成分第24-26页
            1.3.2.2 米糠的应用第26-27页
        1.3.3 稻壳和米糠作为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优势第27页
    1.4 纤维素水解制取燃料乙醇第27-42页
        1.4.1 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第27-29页
        1.4.2 纤维素乙醇第29-32页
            1.4.2.1 纤维素乙醇第29-30页
            1.4.2.2 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流程第30-32页
        1.4.3 纤维素乙醇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2-37页
            1.4.3.1 美国纤维素乙醇研究发展现状第33-34页
            1.4.3.2 加拿大纤维素乙醇研究发展现状第34页
            1.4.3.3 欧洲纤维素乙醇研究发展现状第34-35页
            1.4.3.4 日本纤维素乙醇研究发展现状第35页
            1.4.3.5 非洲国家生物燃料利用现状第35页
            1.4.3.6 南美洲纤维素乙醇研究发展现状第35-36页
            1.4.3.7 中国纤维素乙醇研究发展现状第36-37页
        1.4.4 现有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第37-39页
            1.4.4.1 预处理工艺第37-39页
            1.4.4.2 水解工艺第39页
            1.4.4.3 发酵工艺第39页
        1.4.5 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第39-40页
            1.4.5.1 开发利用高效廉价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第40页
            1.4.5.2 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和提高酶解效率第40页
            1.4.5.3 实现五碳糖的高效率转化第40页
        1.4.6 我国纤维素乙醇前景展望第40-42页
            1.4.6.1 纤维素乙醇的可行性分析第40-41页
            1.4.6.2 我国燃料乙醇研究的发展策略第41-42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性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7页
第2章 浓酸水解稻壳制葡萄糖第57-71页
    2.1 引言第57-58页
    2.2 实验部分第58-61页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58-59页
        2.2.2 实验过程第59页
        2.2.3 分析检测方法第59-61页
            2.2.3.1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还原糖含量的原理第59-60页
            2.2.3.2 DNS试剂的配制第60页
            2.2.3.3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第60-6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1-65页
        2.3.1 预处理工艺的条件考察第61-62页
        2.3.2 浓硫酸水解工艺的条件考察第62-64页
        2.3.3 硫酸水解工艺的反应机理第64-65页
    2.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第3章 硫酸与葡萄糖分离工艺的研究第71-85页
    3.1 引言第71-72页
    3.2 实验部分第72-75页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72-73页
        3.2.2 实验过程第73-75页
            3.2.2.1 组装树脂柱第73-74页
            3.2.2.2 离子排斥法进行糖酸分离第74页
            3.2.2.3 碱性溶液的制备第74页
            3.2.2.4 中和法糖酸分离第74-75页
        3.2.3 分析检测方法第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79页
        3.3.1 离子排斥法糖酸分离的条件考察第75-76页
        3.3.2 中和法糖酸分离的条件考察第76-79页
        3.3.3 糖酸分离工艺的反应机理第79页
    3.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第4章 水解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研究第85-105页
    4.1 引言第85-86页
    4.2 实验部分第86-89页
        4.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86-87页
        4.2.2 实验过程第87-88页
            4.2.2.1 木质素第87-88页
            4.2.2.2 二氧化硅第88页
            4.2.2.3 硫酸钠第88页
        4.2.3 分析检测方法第88-8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9-100页
        4.3.1 稻壳水解木质素酚醛树脂第89-93页
        4.3.2 二氧化硅形貌分析第93-98页
        4.3.3 硫酸钠晶体形貌分析第98-100页
        4.3.4 机理讨论第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第5章 葡萄糖发酵制乙醇工艺的研究第105-119页
    5.1 引言第105-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08页
        5.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107页
        5.2.2 实验过程第107页
        5.2.3 乙醇分析检测方法第107-10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8-113页
        5.3.1 时间对发酵的影响第108-109页
        5.3.2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第109-110页
        5.3.3 发酵液体积对发酵的影响第110页
        5.3.4 葡萄糖与酵母比例对发酵的影响第110-112页
        5.3.5 pH值对发酵的影响第112页
        5.3.6 葡萄糖木糖共发酵对乙醇得率的影响第112-113页
        5.3.7 发酵液蒸馏第113页
    5.4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第6章 生物质原料综合利用的方法及展望第119-131页
    6.1 引言第119-120页
    6.2 实验部分第120-121页
        6.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120页
        6.2.2 实验过程第120-121页
            6.2.2.1 酸水解工艺第120-121页
            6.2.2.2 分离工艺第121页
            6.2.2.3 发酵工艺第12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1-125页
        6.3.1 酸水解工艺的条件考察第121-122页
        6.3.2 分离工艺的条件考察第122-125页
        6.3.3 发酵工艺的条件考察第125页
    6.4 生物质纤维素综合利用的展望第125-126页
    6.5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点套损井长井段密封加固修复工艺设计研究
下一篇:新型单相多铁材料的合成及其磁电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