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的范围及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许兰雪轩的创作概况及道家思想在古代朝鲜的传播 | 第16-27页 |
2.1 许兰雪轩的创作概况 | 第16-21页 |
2.1.1 许兰雪轩的生平简介 | 第16-17页 |
2.1.2 许兰雪轩的创作背景 | 第17-19页 |
2.1.3 许兰雪轩的创作概况 | 第19-21页 |
2.2 道家思想在古代朝鲜的传播 | 第21-27页 |
2.2.1 三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传入 | 第21-23页 |
2.2.2 高丽时期道家思想的兴盛 | 第23-25页 |
2.2.3 朝鲜朝时期道家思想的式微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道家哲学观和文学观对许兰雪轩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27-55页 |
3.1 道家哲学观对许兰雪轩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27-33页 |
3.1.1 辨证哲学观 | 第27-28页 |
3.1.2 生命哲学观 | 第28-33页 |
3.2 道家文学观对许兰雪轩的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33-55页 |
3.2.1 崇尚自然 | 第33-44页 |
3.2.2 贵阴尚柔 | 第44-46页 |
3.2.3 虚静物化 | 第46-55页 |
第四章 许兰雪轩的诗歌的传播和影响 | 第55-59页 |
4.1 许兰雪轩的诗歌的传播 | 第55-57页 |
4.2 许兰雪轩的诗歌的影响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