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英国PFI/PPP法律制度研究及借鉴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图目录第8-9页
表目录第9-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PFI/PPP 的特征及效用第12-21页
 一、PFI/PPP 的概念和基本形式第12-15页
  (一) PFI/PPP 的概念第12-14页
  (二) PFI/PPP 的基本形式第14-15页
 二、PFI/PPP 的特征及实践效果第15-21页
  (一) PFI/PPP 的特征第15-16页
  (二) PFI/PPP 的实践效果第16-17页
  (三) 英国在PFI/PPP 领域的领先地位第17-21页
第二章 PFI/PPP 法律关系与法律制度概述第21-31页
 一、PFI/PPP 法律关系主体及相互关系第21-23页
  (一) BOT第22页
  (二) DBOT第22-23页
  (三) PFI 或FBOT、DFBOT第23页
  (四) EPC第23页
 二、PFI/PPP 对法律制度的要求第23-25页
  (一) 静态的准入制度构建第23-24页
  (二) 动态的甄选制度构建第24-25页
 三、我国的PFI/PPP 实践及相关法律制度概况第25-31页
  (一) 以外商参与为主的PFI/PPP 实践及有关规定第25页
  (二) 扩展到各类民营经济的PFI/PPP 实践及有关规定第25-27页
  (三) 对我国PFI/PPP 法律问题的现有评论第27-29页
  (四) 英国PFI/PPP 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9-31页
第三章 英国PFI/PPP 法律制度的构成第31-53页
 一、英国PFI/PPP 法律制度形成的过程第31-35页
  (一) PFI/PPP 法律制度的起源第31-33页
  (二) PFI/PPP 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第33-35页
 二、英国PFI/PPP 主管机构的设置第35-44页
  (一) 以财政部为核心的机构设置第35-38页
  (二) 第一次贝茨评论(the First Bates Review)及财政部工作小组(HM Treasury Taskforce)的设立第38-40页
  (三) 第二次贝茨评论(the Second Bates Review)与英国合伙组织(Partnership UK)的设立第40-42页
  (四) 葛森评论(the Gershon Review)与政府商业办公室○f Government Commerce,OGC)的设立第42-44页
 三、英国PFI/PPP 的政策法律框架第44-53页
  (一) 作为法源的欧盟政府采购法律第44-50页
  (二) 适用于PFI第50-52页
  (三) 英国财政部针对PFI/PPP 构建的政策体系第52-53页
第四章 作为PFI/PPP 法律制度核心的竞争性谈判制度第53-68页
 一、《公共合同法》的立法的背景及影响第53-56页
 二、竞争性谈判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第56-58页
 三、竞争性谈判制度的适用范围第58-61页
  (一) 公共机构的范围第58-59页
  (二) 特别复杂合同的认定(Particularly Complex Contracts)第59-61页
 四、谈判的基本流程第61-66页
  (一) 第一步,设定竞争性谈判计划并作初步准备第62-63页
  (二) 第二步及第三步,在欧盟官方期刊上发布合同通知,并对参与人进行初选为竞争性谈判的开始做准备第63-65页
  (三) 第四步,进行谈判第65-66页
  (四) 第五步和第六步,提交最终标书并确定优选投标人第66页
  (五) 第七步,选定优选投标人并签订合同第66页
 五、暂留期及政府部门的公开义务第66-68页
第五章 英国PFI/PPP 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68-74页
 一、将PFI/PPP 纳入公共采购法律体系进行规制的启示第68-69页
  (一) 作为PFI/PPP 动态甄选制度的公共采购程序第68-69页
  (二) 在统一甄选程序下扩大PFI/PPP 适用的范围第69页
 二、我国现行公共采购制度应对PFI/PPP 的不足第69-72页
  (一) 我国现行公共采购制度的基本框架第69-70页
  (二) 现行框架缺乏弹性的特征给PFI/PPP 带来的障碍第70-72页
 三、英国PFI/PPP 竞争性谈判制度的借鉴意义第72-74页
  (一) 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72页
  (二) 完善甄选私人部门合作伙伴的谈判程序第72-73页
  (三) 建立竞争失败的异议制度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并购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规范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