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电力能源行业研究综述第17-32页
        1.2.1 能源、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第17-20页
        1.2.2 能源需求预测研究第20-21页
        1.2.3 电力能源内外部成本研究第21-23页
        1.2.4 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第23-32页
    1.3 研究设计第32-34页
        1.3.1 思路与方法第32-33页
        1.3.2 结构与内容第33-34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34-36页
        1.4.1 创新之处第34-35页
        1.4.2 研究不足第35-36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36-48页
    2.1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6-39页
        2.1.1 低碳经济定义与内涵第36-37页
        2.1.2 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内涵第37-38页
        2.1.3 能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第38-39页
    2.2 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第39-42页
        2.2.1 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理论第39-40页
        2.2.2 能源数据包络分析第40-41页
        2.2.3 能源需求理论第41-42页
    2.3 能源环境经济理论第42-46页
        2.3.1 庇古税理论第43-44页
        2.3.2 排污权交易理论第44-46页
    2.4 理论评述第46-48页
第3章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第48-84页
    3.1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第48-55页
        3.1.1 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第48-51页
        3.1.2 能源可持续供应现状第51-52页
        3.1.3 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情况第52-53页
        3.1.4 影响我国能源发展的原因第53-55页
    3.2 电力行业的基本特征第55-56页
    3.3 发电行业发展状况第56-70页
        3.3.1 碳基能源发展现状第57-62页
        3.3.2 核电能源发展现状第62-65页
        3.3.3 水电能源发展现状第65-66页
        3.3.4 新能源发展现状第66-68页
        3.3.5 发电能源发展趋势第68-70页
    3.4 输配电发展现状及趋势第70-73页
        3.4.1 输配电网发展现状第71-72页
        3.4.2 电网发展趋势及特征第72-73页
    3.5 我国电力能源存在问题第73-79页
        3.5.1 电力行业结构性问题第73-74页
        3.5.2 电力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第74-75页
        3.5.3 发电与输电发展不平衡第75-77页
        3.5.4 电力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第77-79页
    3.6 本章小结第79-84页
第4章 我国电力行业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第84-132页
    4.1 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能源、经济与环境约束第84-88页
        4.1.1 现有电源对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第84-87页
        4.1.2 电力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影响第87-88页
    4.2 电力能源需求及污染物预测评价第88-112页
        4.2.1 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分析与预测第88-94页
            4.2.1.1 电力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研究第89-90页
            4.2.1.2 电力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分析与预测第90-94页
        4.2.2 电力能源发电污染物预测第94-101页
            4.2.2.1 碳基火电污染物排放预测分析第94-99页
            4.2.2.2 结合电力能源结构的碳排放预测第99-101页
        4.2.3 碳基能源燃煤发电厂污染物排放实证研究第101-112页
            4.2.3.1 污染源参数的确定第101-102页
            4.2.3.2 预测项目和内容第102页
            4.2.3.3 预测方法第102页
            4.2.3.4 预测模式的选取及有关参数的确定第102-107页
            4.2.3.5 火力发电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测第107-112页
    4.3 基于 DEA 分析我国电力、经济与环境系统评价第112-129页
        4.3.1 基于 DEA 模型核电行业投资效率评价分析第115-125页
            4.3.1.1 DEA评价模型第115-119页
            4.3.1.2 我国核电行业投资效率有效性评价第119-125页
        4.3.2 电力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第125-129页
            4.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125-126页
            4.3.2.2 构建评价指标第126-129页
    4.4 本章小结第129-132页
第5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第132-164页
    5.1 电源内外部成本对比分析第132-139页
        5.1.1 电力能源成本分析方法第132-133页
        5.1.2 电力能源外部成本分析第133-135页
        5.1.3 各发电链内外部成本对比分析第135-137页
        5.1.4 国内外电力能源内外部成本对比分析第137-139页
    5.2 我国电源结构优化方向与内容第139-144页
        5.2.1 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目标第139-140页
        5.2.2 我国电源结构优化方向第140-142页
        5.2.3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优化内容第142-144页
    5.3 建立电力行业排污权交易制度第144-156页
        5.3.1 构建基于碳排放的发电权交易有效性评价体系第145-149页
            5.3.1.1 建立发电权交易市场主体第145页
            5.3.1.2 建立发电权市场的机制第145-147页
            5.3.1.3 发电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分析第147-149页
        5.3.2 电力能源排污权交易机制第149-155页
            5.3.2.1 排污权交易的原则与方法第149-150页
            5.3.2.2 电力能源行业 SO2排污权交易有效性分析第150-155页
        5.3.3 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机制第155-156页
    5.4 建立电力能源与环境协调激励机制第156-162页
        5.4.1 电能与环境协调激励电价机制第156-158页
        5.4.2 建立发电权与排污权交易联动机制第158-162页
            5.4.2.1 联动交易机制的确立第158-159页
            5.4.2.2 发电权与排污权交易联动机制第159-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162-164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64-172页
    6.1 研究结论第164-170页
    6.2 政策建议第170-172页
附录第172-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94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94-196页
致谢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空气电极性能及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POSS端基官能化SSBR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