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 | 第10-12页 |
(一)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12-15页 |
(一) 立法实践 | 第12-14页 |
(二) 司法实践 | 第14-15页 |
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争议 | 第15-21页 |
(一) 检察机关 | 第15-17页 |
1. 支持的观点 | 第15-16页 |
2. 反对的观点 | 第16-17页 |
(二) 国家行政机关 | 第17-18页 |
1. 支持的观点 | 第17页 |
2. 反对的观点 | 第17-18页 |
(三) 公民个人 | 第18-20页 |
1. 支持的观点 | 第18-19页 |
2. 反对的观点 | 第19-20页 |
(四) 社会组织 | 第20-21页 |
1. 支持的观点 | 第20-21页 |
2. 反对的观点 | 第21页 |
四、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我见 | 第21-26页 |
(一) 放宽原告资格范围 | 第21-25页 |
1 明确检察机关的原告资格 | 第22-23页 |
2. 赋予环境监管部门原告资格 | 第23-24页 |
3. 赋予公民个人原告资格 | 第24页 |
4. 明确社会组织作为原告资格的范围 | 第24-25页 |
(二) 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 | 第25-26页 |
1. 设置诉前原告资格审查制度 | 第25页 |
2. 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原告法律援助制度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