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单相巨介电材料 | 第11-29页 |
| ·巨介电材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 ·铁电及弛豫铁电体 | 第12-18页 |
| ·电荷有序的材料 | 第18-22页 |
| ·铜钛酸盐 | 第22-24页 |
| ·巨介电效应的起源 | 第24-29页 |
| ·复合钙钛矿结构巨介电陶瓷及薄膜 | 第29-37页 |
| ·复合钙钛矿结构巨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29-33页 |
| ·巨介电薄膜的研究现状 | 第33-35页 |
| ·脉冲激光沉积(PLD) | 第35-37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37-39页 |
| 第二章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PLD生长和晶体结构 | 第39-51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试样制备与测试 | 第40-42页 |
| ·试样制备 | 第40-41页 |
| ·性能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相组成与晶体结构 | 第42-46页 |
| ·制备条件对Ba(Fe_(1/2)Nb_(1/2))O_3薄膜形貌的影响 | 第46-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铁电、介电及电输运性能 | 第51-77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试样制备与测试 | 第51-52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铁电性能 | 第52-61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室温铁电性 | 第52-56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低温铁电性 | 第56-61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介电性能 | 第61-70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介电弛豫特性 | 第61-67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巨介电效应 | 第67-70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电输运性能 | 第70-75页 |
| ·小结 | 第75-77页 |
| 第四章 Ba[(Fe_(1/2)Nb_(1/2))_(1-x)Ti_x]O_3体系的结构演化及Ba(Fe_(1/2)Nb_(1/2))O_3薄膜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77-99页 |
| ·引言 | 第77-78页 |
| ·试样制备与测试 | 第78页 |
| ·试样制备 | 第78页 |
| ·性能评价方法 | 第78页 |
| ·晶格振动模式分析 | 第78-79页 |
| ·Ba[(Fe_(1/2)Nb_(1/2))_(1-x)Ti_x]O_3体系的结构演化 | 第79-94页 |
| ·Ba(Fe_(1/2)Nb_(1/2))O_3薄膜的拉曼光谱及其铁电性起源 | 第94-97页 |
| ·小结 | 第97-99页 |
| 第五章 Ba[(Fe_(1/2)Nb_(1/2))_(0.1)Ti_(0.9)]O_3薄膜的介电、铁电性能及拉曼光谱分析 | 第99-111页 |
| ·引言 | 第99页 |
| ·试样制备与测试 | 第99-100页 |
| ·Ba[(Fe_(1/2)Nb_(1/2))_(0.1)Ti_(0.9)]O_3薄膜的晶体结构与表面形貌 | 第100-102页 |
| ·Ba[(Fe_(1/2)Nb_(1/2))_(0.1)Ti_(0.9)]O_3薄膜的介电与铁电性能 | 第102-107页 |
| ·Ba[(Fe_(1/2)Nb_(1/2))_(0.1_Ti_(0.9)]O_3薄膜的室温拉曼光谱 | 第107-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1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11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1-13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