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面向多小区多频段综合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写词索引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1.1 光载无线系统研究的目标及意义第16-17页
    1.2 光纤与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7-18页
    1.3 光载无线系统及其在分布式天线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第18-20页
        1.3.1 光载无线技术背景及基本原理第18-19页
        1.3.2 分布式天线网络架构第19-20页
    1.4 分布式天线网与光载无线技术结合的必然性第20-26页
        1.4.1 现有分布式天线网络技术及其局限性第20-23页
        1.4.2 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其优势第23-26页
    1.5 光载无线系统研究现状及挑战第26-30页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30-34页
第二章 面向多小区多频段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及其复用传输技术第34-74页
    2.1 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复用传输技术概述第34-35页
    2.2 波分复用传输技术第35-46页
        2.2.1 波分复用技术背景第35-36页
        2.2.2 波分复用基本原理与关键器件第36-42页
        2.2.3 波分复用技术对光载无线传输性能的影响第42-46页
    2.3 副载波复用传输技术第46-52页
        2.3.1 研究背景第46-47页
        2.3.2 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系统一般性模型第47-49页
        2.3.3 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系统中的三阶交调失真第49-52页
    2.4 SCM-WDM光载无线系统混合传输性能实验分析第52-57页
        2.4.1 SCM-WDM光载无线系统实验架构第52-54页
        2.4.2 SCM引入的调制非线性的影响第54-55页
        2.4.3 WDM引入的影响第55-57页
    2.5 相干复用传输技术第57-71页
        2.5.1 相干复用技术背景第57-58页
        2.5.2 相干复用光载无线系统理论模型第58-60页
        2.5.3 相干复用光载无线系统的噪声分析第60-63页
        2.5.4 相干复用光载无线系统的色散分析第63-65页
        2.5.5 相干复用光载无线链路噪音及色散影响实验验证第65-71页
    2.6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三章 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下行链路数字预失真技术第74-90页
    3.1 背景及概述第74-76页
    3.2 基于外调的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链路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第76-82页
        3.2.1 基本模型推导第76-79页
        3.2.2 实验验证第79-82页
    3.3 基于直调的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系统多信道预失真技术第82-88页
        3.3.1 直调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链路预失真需额外考虑的问题第82页
        3.3.2 系统原理介绍第82-83页
        3.3.3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83-84页
        3.3.4 系数的提取第84-86页
        3.3.5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第86-88页
    3.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四章 相位调制相干接收的光载无线上行链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第90-100页
    4.1 背景及概述第90-91页
    4.2 相位调制+相干接收光载无线链路原理第91-92页
    4.3 相位调制+相干接收光载无线链路接收端数字信号补偿技术第92-95页
        4.3.1 相干接收机非理想特征纠正技术第92-93页
        4.3.2 相位模糊纠正技术第93-95页
    4.4 实验验证及结果第95-98页
    4.5 相位调制相干接收光载无线链路在分布式天线网络中的应用第98-99页
    4.6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五章 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系统下行功率控制技术第100-116页
    5.1 背景及概述第100-101页
    5.2 系统模型第101-104页
        5.2.1 DUR及RDUR定义第101-102页
        5.2.2 副载波复用光载无线系统中的非线性影响第102-104页
        5.2.3 无线信道衰减及传输模型第104页
    5.3 光载无线系统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必要性第104-106页
        5.3.1 无线传输系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第104-105页
        5.3.2 光载无线系统非线性传输模型下功率控制的必要性第105-106页
    5.4 DUR均衡功率控制算法第106-109页
        5.4.1 算法原理第106-107页
        5.4.2 输入功率初始值及算法收敛性第107-108页
        5.4.3 算法实施步骤第108-109页
    5.5 功率控制算法效果分析第109-115页
    5.6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六章 射频光波资源管控技术及3C-ROF系统第116-124页
    6.1 无线通信系统的潮汐效应及其对中心动态资源控制的需求第116页
    6.2 基于动态光波资源控制的3C-ROF系统架构第116-120页
    6.3 3C-ROF系统动态资源调配功能演示及实验结果第120-122页
    6.4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4-130页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第124-127页
    7.2 今后工作展望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40-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otspot2.0终端上线AP端扫描功能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微结构的新型光子器件及相关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