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侦辩交易概述 | 第9-16页 |
(一)侦辩交易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 第9页 |
(二)侦辩交易与辩诉交易的关系 | 第9-13页 |
(三)侦辩交易在美国的实施状况 | 第13-16页 |
1. 美国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 | 第13-14页 |
2. 警察在侦查阶段可运用的交易制度 | 第14-16页 |
二、侦辩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一)侦辩交易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 第16-17页 |
(二)侦辩交易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 | 第17-18页 |
(三)侦辩交易符合刑法的谦抑性要求 | 第18-20页 |
三、侦辩交易制度在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中确立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 | 第20页 |
(二)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 | 第20-23页 |
四、目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中侦辩交易实施的基本情况 | 第23-27页 |
(一)我国现存的几种职务犯罪侦辩交易情形 | 第23-25页 |
1.涉及到量刑情节的交易(自首问题) | 第23-24页 |
2.涉及到罪名的交易(重罪与轻罪、减少罪数) | 第24页 |
3.涉及嫌疑人、证人其他违法行为的交易(普通违法) | 第24页 |
4.以不立案作为条件的交易(污点证人、共犯) | 第24-25页 |
(二)侦辩交易引入职务犯罪侦查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25-27页 |
1.侦辩交易被人恶意利用 | 第25页 |
2.交易双方关系不对等 | 第25-26页 |
3.侦辩交易的效力问题 | 第26页 |
4.侦辩交易适用范围的界定 | 第26页 |
5.侦辩交易的监督问题 | 第26-27页 |
五、侦辩交易制度的初步构建 | 第27-32页 |
(一)关于侦辩交易的排除范围 | 第27-28页 |
1.案件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案件 | 第27页 |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 | 第27页 |
3.受害人不同意交易的案件 | 第27-28页 |
(二)运用侦辩交易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28-29页 |
1.自愿交易原则 | 第28页 |
2.豁免有限适度原则 | 第28页 |
3.诚实信用原则 | 第28-29页 |
(三)侦辩交易的具体运作 | 第29-30页 |
(四)监督机制 | 第30-32页 |
1.法院监督 | 第30-31页 |
2.检察机关纪检部门监督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