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贵金属及铂族金属冶炼论文--金论文

HQ0211菌氧化复杂难处理金矿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难处理金矿预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1.1 难处理金矿定义及分类第12-13页
        1.1.2 含砷金矿预处理主要方法第13-15页
    1.2 含砷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的研究第15-22页
        1.2.1 几种常见浸矿微生物第15-16页
        1.2.2 含砷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的机理第16-19页
        1.2.3 含砷锑金矿生物氧化的热力学、动力学第19-22页
    1.3 辉锑矿湿法浸出过程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1 碱性体系下辉锑矿的浸出过程第22-23页
        1.3.2 酸性体系下的辉锑矿浸出过程第23页
        1.3.3 辉锑矿的生物氧化第23-24页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4-26页
        1.4.1 选题意义第24页
        1.4.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6-32页
    2.1 试验原料第26-28页
        2.1.1 菌种与培养基第26-27页
        2.1.2 试验药剂第27-28页
        2.1.3 主要试验设备及器材第28页
    2.2 试验研究方法第28-30页
        2.2.1 摇瓶浸出条件试验研究第28-29页
        2.2.2 3L氧化槽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第29页
        2.2.3 细菌氧化预处理氧化周期试验研究第29页
        2.2.4 细菌连续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第29-30页
        2.2.5 细菌氧化渣氰化提金试验研究第30页
    2.3 测试及分析方法第30-32页
        2.3.1 细菌计数方法第30页
        2.3.2 亚铁及全铁测定方法第30-31页
        2.3.3 氰根的测定方法第31-32页
第3章 含砷金精矿浸出条件探索试验第32-52页
    3.1 矿样分析第32-34页
        3.1.1 粒度分析第32-33页
        3.1.2 成分分析第33页
        3.1.3 矿物分析第33-34页
    3.2 摇瓶浸出试验第34-40页
        3.2.1 研究方法第34页
        3.2.2 矿浆浓度对细菌氧化效果的影响第34-37页
        3.2.3 初始pH对细菌氧化效果的影响第37-39页
        3.2.4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3.3 不同矿浆浓度细菌槽浸试验第40-48页
        3.3.1 研究方法第41-42页
        3.3.2 5%矿浆浓度细菌氧化试验第42-44页
        3.3.3 10%矿浆浓度细菌氧化试验第44-46页
        3.3.4 15%矿浆浓度细菌氧化试验第46-48页
        3.3.5 结果与分析第48页
    3.4 不同浓度槽浸氧化渣氰化试验第48-49页
        3.4.1 试验条件第48-49页
        3.4.2 结果与分析第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2页
第4章 含砷金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第52-66页
    4.1 细菌氧化生产工艺流程第52-53页
        4.1.1 试验设备第52页
        4.1.2 氧化过程中参数的要求及控制第52-53页
    4.2 连续化试验氧化周期的确定第53-55页
        4.2.1 试验方法第54页
        4.2.2 试验结果第54-55页
    4.3 氰化提金试验第55-58页
        4.3.1 氰化提金的工艺原理第55-56页
        4.3.2 氰化提金试验的影响因素第56-57页
        4.3.3. 细菌氧化渣氰化提金流程第57-58页
    4.4 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的工艺流程第58页
    4.5 连续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第58-63页
        4.5.1 各级氧化流程图第59页
        4.5.2 氧化过程中参数的要求及控制第59-60页
        4.5.3 连续化试验中各指标的测定及分析第60-62页
        4.5.4 细菌氧化渣氰化提金试验第62-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5章 辉锑矿的生物浸出研究第66-80页
    5.1 原料及研究方法第66-68页
        5.1.1 原料分析第66-67页
        5.1.2 研究方法第67-68页
    5.2 辉锑矿细菌氧化动态腐蚀过程第68-72页
        5.2.1 辉锑矿抛光片的细菌氧化动态腐蚀第68-69页
        5.2.2 无菌体系细菌氧化动态腐蚀第69-71页
        5.2.3 拉曼光谱分析第71-72页
    5.3 不同辉锑矿浓度的细菌氧化试验研究第72-73页
    5.4 辉锑矿氧化产物分析第73-77页
    5.5 碱性浸出回收细菌氧化渣中锑的研究第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6章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侧链型聚硅氧烷类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下一篇:用太阳能级多晶硅切割废料制备高纯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