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的依据及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构想与思路 | 第1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房地产开发及期房预售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32页 |
2.1 我国房地产开发概述 | 第22-24页 |
2.1.1 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概念 | 第22页 |
2.1.2 房地产开发的程序 | 第22-23页 |
2.1.3 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及演变 | 第23-24页 |
2.2 我国期房预售制度的建立 | 第24-27页 |
2.2.1 我国期房预售制度的背景及历史沿革 | 第24-25页 |
2.2.2 现行期房预售制度的要点 | 第25-27页 |
2.3 我国期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28页 |
2.3.1 房地产开发企业角度 | 第27页 |
2.3.2 购房者角度 | 第27页 |
2.3.3 商业银行角度 | 第27-28页 |
2.4 国外期房预售制度的借鉴 | 第28-32页 |
2.4.1 国外期房预售制度的发展 | 第28-29页 |
2.4.2 我国期房预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 第29-32页 |
第3章 我国商品房市场及期房预售的现状分析 | 第32-48页 |
3.1 我国近年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 第32-33页 |
3.2 沈阳近年房地产市场及期房预售的相关分析 | 第33-36页 |
3.2.1 沈阳近年房地产市场现状 | 第33-35页 |
3.2.2 沈阳期房预售占有率 | 第35-36页 |
3.3 沈阳期房预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6-37页 |
3.3.1 沈阳期房预售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3.3.2 沈阳期房预售问题的成因 | 第36-37页 |
3.4 期房预售制度的市场风险管理 | 第37-45页 |
3.4.1 期房预售制度风险的识别 | 第38-39页 |
3.4.2 期房预售制度的风险评价 | 第39-45页 |
3.4.3 期房预售制度的风险控制 | 第45页 |
3.4.4 期房预售制度的风险监控 | 第45页 |
3.5 完善期房预售制度的必要性 | 第45-48页 |
第4章 改进沈阳现行期房预售制度的基本设计 | 第48-68页 |
4.1 沈阳期房预售制度设计的概述 | 第48-49页 |
4.1.1 期房预售制度设计的目的 | 第48页 |
4.1.2 期房预售制度设计的原则 | 第48-49页 |
4.1.3 期房预售制度设计的框架 | 第49页 |
4.2 改进预售条件的基本分析 | 第49-60页 |
4.2.1 基于高层住宅投资测算的预售条件分析 | 第50-58页 |
4.2.2 新预售制度下多层住宅的预售条件 | 第58页 |
4.2.3 新预售制度下高层商业的预售条件 | 第58-60页 |
4.2.4 改进期房预售制度后的新预售条件 | 第60页 |
4.3 加强资金监管的办法 | 第60-63页 |
4.3.1 监管主体的改进 | 第61页 |
4.3.2 监管办法的改进 | 第61-63页 |
4.4 沈阳期房预售制度设计的其他设想 | 第63-65页 |
4.4.1 基于制度设计目标的配套措施建议 | 第63-64页 |
4.4.2 期房预售制度改进前后的风险评价比较 | 第64-65页 |
4.5 改进沈阳期房预售制度的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4.5.1 加快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 | 第65-66页 |
4.5.2 促使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的拓展 | 第66页 |
4.5.3 抑制房地产市场存量房的增加 | 第66页 |
4.5.4 促使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 第66-67页 |
4.5.5 有效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 第67-68页 |
第5章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68-78页 |
5.1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可能产生影响的定性预测 | 第68-72页 |
5.1.1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 | 第68-70页 |
5.1.2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对购房者的影响 | 第70-71页 |
5.1.3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71页 |
5.1.4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其他影响 | 第71-72页 |
5.2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可能产生影响的定量模拟 | 第72-73页 |
5.3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基础环境分析 | 第73-78页 |
5.3.1 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 第73-75页 |
5.3.2 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 第75-77页 |
5.3.3 适宜的房地产政策环境 | 第77-78页 |
第6章 应对期房预售制度变化的有关建议 | 第78-86页 |
6.1 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改进后的期房预售制度提出的建议 | 第78-80页 |
6.1.1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第78-79页 |
6.1.2 启用企业信用评级机制 | 第79页 |
6.1.3 协助有关机构加强资金监管 | 第79-80页 |
6.2 为开发企业应对改进后的期房预售制度提出的建议 | 第80-82页 |
6.2.1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第80-81页 |
6.2.2 增强企业筹融资能力 | 第81-82页 |
6.2.3 科学定位房地产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82页 |
6.3 为购房者应对改进后的期房预售制度提出的建议 | 第82-84页 |
6.3.1 提高风险意识 | 第83页 |
6.3.2 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 | 第83-84页 |
6.3.3 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抉择购房或租房 | 第84页 |
6.4 应对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有关建议 | 第84-8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7.1 结论 | 第86-87页 |
7.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