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预合金粉末的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预合金粉末在金刚石工具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 ·国外预合金粉末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内预合金粉末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常用的预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 ·金刚石工具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 ·金刚石工具概述 | 第22-26页 |
| ·金刚石的钎焊工艺 | 第26-30页 |
| ·选题的依据、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第31-35页 |
| ·试验用原料 | 第31页 |
| ·试验设备和仪器 | 第31页 |
| ·预合金粉末的制备流程 | 第31-32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32-33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2-33页 |
| ·筛分法粒度测试 | 第33页 |
| ·熔化温度的测量 | 第33页 |
| ·烧结点 | 第33页 |
| ·润湿性试验 | 第33页 |
| ·氧含量测试 | 第33页 |
| ·粉末的基本力学性能 | 第33-35页 |
| ·洛式硬度计 | 第34页 |
| ·万能试验机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金刚石工具用预合金粉末的制备 | 第35-49页 |
| ·制粉工艺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5-37页 |
| ·合金熔液过热度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合金熔液成分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制粉工艺对粉末粒度组成的影响 | 第37-43页 |
| ·预合金粉的粒度 | 第38页 |
| ·影响预合金粉粒度的因素 | 第38-43页 |
| ·预合金粉的性能测试 | 第43-47页 |
| ·预合金粉的熔化曲线 | 第43-45页 |
| ·烧结点测试 | 第45-47页 |
| ·流铺性能测试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预合金粉末对金刚石刀头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9-65页 |
| ·金刚石刀头的制备 | 第49-51页 |
| ·刀头胎体粉的设计原理及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 第49-50页 |
| ·预合金粉的还原预处理 | 第50页 |
| ·混料 | 第50页 |
| ·模具的选择 | 第50-51页 |
| ·热压烧结 | 第51页 |
| ·FCuZnSnNi含量对刀头性能的影响 | 第51-56页 |
| ·FCuZnSnNi含量对胎体硬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FCuZnSnNi含量对胎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FCuZnSnNi含量对胎体抗弯强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53-55页 |
| ·FCuZnSnNi含量对胎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工艺参数对刀头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 ·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对胎体相对密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对胎体硬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对胎体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烧结气氛对胎体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氧含量对刀头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 ·氧含量对烧结基体硬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氧含量对烧结基体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63页 |
| ·氧含量对烧结基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创新点 | 第65-66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