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水声协作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自干扰消除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非协作模式下固定抽头长度多用户检测 | 第16-28页 |
2.1 系统模型 | 第16-17页 |
2.2 水声信道的基本介绍 | 第17-20页 |
2.2.1 水声信道特性 | 第17-19页 |
2.2.2 水声信道模型 | 第19-20页 |
2.3 IDMA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0-23页 |
2.4 基于固定抽头长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3-25页 |
2.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5-27页 |
2.5.1 迭代多用户检测方案可行性验证 | 第25-26页 |
2.5.2 误码率性能和收敛性能比较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半双工协作模式下变抽头长度多用户检测 | 第28-50页 |
3.1 非协作模式下的变抽头长度多用户检测 | 第28-31页 |
3.1.1 接收机结构 | 第28-29页 |
3.1.2 基于变抽头长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9-30页 |
3.1.3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30-31页 |
3.2 协作模式下的变抽头长度多用户检测 | 第31-42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31-34页 |
3.2.2 AF协议下的多用户检测 | 第34-38页 |
3.2.3 UDF协议下的多用户检测 | 第38-42页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2-49页 |
3.3.1 非协作模式下的多用户检测仿真 | 第42-45页 |
3.3.2 协作模式下的多用户检测仿真 | 第45-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全双工协作模式下变抽头长度多用户检测 | 第50-67页 |
4.1 非协作模式下基于自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 | 第50-56页 |
4.1.1 系统模型 | 第50-51页 |
4.1.2 基于SIC-VT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51-55页 |
4.1.3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55-56页 |
4.2 协作模式下基于自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 | 第56-62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6-57页 |
4.2.2 AF协议下的SIC-JACVT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57-60页 |
4.2.3 UDF协议下的SIC-JACVT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60-62页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2-66页 |
4.3.1 SIC-VT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 | 第62-64页 |
4.3.2 SIC-JACVT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