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铝铁复合材料降解水中硝酸盐及消毒副产物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符号说明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5页
    1.1 水资源及污染现状第19页
    1.2 水体NO_3~--N的污染现状及去除技术第19-27页
        1.2.1 水体NO_3~--N的污染现状第19-20页
        1.2.2 水体NO_3--N的去除技术第20页
        1.2.3 化学法去除水中NO_3~--N第20-26页
        1.2.4 水体中NO_3~--N的不同去除技术优缺点第26-27页
    1.3 饮用水中DBPs及去除技术第27-32页
        1.3.1 水中DBPs形成及去除第27-28页
        1.3.2 化学法去除水中DBPs第28-31页
        1.3.3 水体中DBPs的不同去除技术优缺点第31-32页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2-34页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34-35页
第二章 Al-Fe复合材料的预处理对去除NO_3~--N的影响第35-65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38页
        2.2.1 Al-F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36页
        2.2.2 化学法预处理Al-Fe复合材料第36-37页
        2.2.3 球磨法预处理Al-Fe复合材料第37-38页
        2.2.4 NO_3~--N去除过程的水样分析方法第3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8-63页
        2.3.1 Al-Fe合金滤料的表征分析第38-42页
        2.3.2 材料的预处理试剂对NO_3~--N去除的影响第42-48页
        2.3.3 材料的预处理水浴温度对NO_3~--N去除的影响第48-50页
        2.3.4 材料的预处理时长对NO_3~--N去除的影响第50-54页
        2.3.5 不同Al-Fe复合材料对NO_3~--N去除的影响第54-55页
        2.3.6 球磨法处理Al-Fe复合材料对去除NO_3~--N的影响第55-63页
    2.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三章 Al-Fe复合材料去除水中的NO_3~--N第65-79页
    3.1 引言第65页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5-6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6-78页
        3.3.1 材料种类对去除NO_3~--N的影响第66-68页
        3.3.2 Al-Fe复合材料使用量对去除NO_3~--N的影响第68-69页
        3.3.3 Al-Fe复合材料粒径对去除NO_3~--N的影响第69页
        3.3.4 初始pH值对Al-Fe复合材料去除NO_3~--N的影响第69-74页
        3.3.5 初始浓度对Al-Fe复合材料去除NO_3~--N的影响第74-75页
        3.3.6 Al-Fe复合材料的重复使用情况第75-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Al-Fe复合材料去除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第79-91页
    4.1 引言第79页
    4.2 实验部分第79-82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79-80页
        4.2.2 Al-Fe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第80页
        4.2.3 Al-Fe复合材料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单次过柱实验第80-81页
        4.2.4 Al-Fe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测试第81-82页
        4.2.5 水样分析第8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2-89页
        4.3.1 铝铁合金消除水中消毒副产物性能分析研究第82-86页
        4.3.2 初始CCl_4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第86页
        4.3.3 反应温度对CCl_4去除率的影响第86-87页
        4.3.4 滤层高度对CCl_4去除率的影响第87-88页
        4.3.5 外加离子对CCl_4去除率的影响第88-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Al-Fe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同步去除NO_3~--N和CCl_4第91-103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实验部分第91-93页
        5.2.1 实验装置第91-92页
        5.2.2 实验方法第92-9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3-101页
        5.3.1 电压的选取第93-95页
        5.3.2 电极与支持电解质的比较第95-98页
        5.3.3 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第98-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103-107页
    6.1 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6.2 创新之处第104页
    6.3 展望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121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21-122页
附件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化钙的反应活化及新应用基础研究
下一篇:循环水养殖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