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30页 |
1.1 铂和铂铜团簇在有机催化中的相关研究 | 第10-18页 |
1.1.1 铂团簇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 第10-14页 |
1.1.2 铂铜合金团簇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1.1.3 铂/TiO_2体系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 铂、铂铜团簇与氧气的相互作用以及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18-27页 |
1.2.1 铂团簇与氧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1.2.2 铂铜团簇与氧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23-26页 |
1.2.3 铂/TiO_2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26-27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2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30-44页 |
2.1 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31-37页 |
2.1.1 Schr?dinger方程与三个基本近似 | 第31-34页 |
2.1.2 从头计算方法原理 | 第34-35页 |
2.1.3 电子相关 | 第35-37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37-43页 |
2.2.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37页 |
2.2.2 单电子近似和Kohn-Sham方程 | 第37-39页 |
2.2.3 交换关联势的处理 | 第39-41页 |
2.2.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41-43页 |
2.3 密度泛函计算软件 | 第43-44页 |
2.3.1 ORCA软件 | 第43-44页 |
3 Pt_n(n=1,2,4,6,9,10,14,18,22,27)团簇与O_2的相互作用及体系的光学性质:DFT和TDDFT的理论研究 | 第44-64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3.2.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5-46页 |
3.2.2 计算方法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2页 |
3.3.1 平衡几何构型 | 第46-51页 |
3.3.2 自然布居分析(NPA) | 第51-52页 |
3.3.3 光学吸收性质 | 第52-60页 |
3.3.4 分态密度(PDOS)分析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Pt_nCu(n=1-6)合金团簇与O_2的相互作用及体系的光学性质:DFT和TDDFT的理论研究 | 第64-80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9页 |
4.3.1 平衡几何构型 | 第65-69页 |
4.3.2 NPA电荷分析 | 第69-70页 |
4.3.3 光学吸收性质 | 第70-77页 |
4.3.4 分态密度(PDOS)分析 | 第77-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Pt_n(n=1-4)/TiO_2体系在光照下的电荷转移:DFT和TDDFT的理论研究 | 第80-96页 |
5.1 引言 | 第80-81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8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3页 |
5.3.1 平衡几何构型 | 第81-84页 |
5.3.2 NPA电荷分析 | 第84页 |
5.3.3 光学吸收性质 | 第84-92页 |
5.3.4 分态密度(PDOS)分析 | 第92-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6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