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5页 |
2.1 研究对象及细胞株 | 第13页 |
2.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3-14页 |
2.2.1 冲击流作用下内皮细胞培养装置 | 第13页 |
2.2.2 其他主要仪器 | 第13-14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14-16页 |
2.3.1 细胞培养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14页 |
2.3.2 蛋白免疫印迹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14-16页 |
2.3.3 免疫细胞化学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16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16-24页 |
2.4.1 细胞培养 | 第16-17页 |
2.4.2 慢病毒细胞转染 | 第17-18页 |
2.4.3 细胞爬片 | 第18-19页 |
2.4.4 冲击流作用下内皮细胞培养装置的运用 | 第19-20页 |
2.4.5 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图片采集 | 第20页 |
2.4.6 蛋白免疫印迹 | 第20-23页 |
2.4.7 细胞免疫荧光 | 第23-24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24-25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5-30页 |
3.1 培养的HUVEC形态 | 第25-26页 |
3.2 阴性对照病毒和shRNA CTNND1分别转染进HUVEC | 第26-27页 |
3.2.1 阴性对照病毒转染HUVEC | 第26页 |
3.2.2 重组慢病毒shRNA CTNND1转染HUVEC | 第26-27页 |
3.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冲击流作用下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内p120ctn及Kaiso的亚细胞表达情况 | 第27-28页 |
3.4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冲击流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p120ctn及Kaiso的亚细胞定位情况 | 第28-3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0-34页 |
4.1 血流动力学参与血管内皮的损伤的机制 | 第30-31页 |
4.2 p120ctn表达变化及血流动力学作用下参与内皮损伤的可能的机制 | 第31-32页 |
4.3 Kaiso表达变化及血流动力学作用下参与内皮损伤的可能的机制 | 第32页 |
4.4 p120ctn与Kaiso的相互关系及其参与血流动力学作用下内皮损伤的可能的机制 | 第32-3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综述 | 第40-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