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概况 | 第12-13页 |
2.1.1 脑梗死概况 | 第12页 |
2.1.2 功能磁共振概况 | 第12-13页 |
2.1.3 经颅磁刺激概况 | 第13页 |
2.2 BOLD-fMRI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研究 | 第13-14页 |
2.3 rTMS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 | 第14-17页 |
2.3.1 rTMS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2.3.2 rTMS在临床上的应用 | 第15-17页 |
2.4 BOLD-fMRI与rTMS结合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研究 | 第17页 |
2.5 小结 | 第17-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3.1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8-19页 |
3.2 检查仪器 | 第19-20页 |
3.2.1 功能磁共振 | 第19页 |
3.2.2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 | 第19-20页 |
3.3 扫描过程 | 第20页 |
3.4 治疗过程 | 第20-21页 |
3.5 康复评定 | 第21页 |
3.6 图像后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21-25页 |
3.6.1 皮层厚度分析 | 第21页 |
3.6.2 BOLD-fMRI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3.6.3 局部一致性(ReHo)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3.6.4 分数低频振幅的计算(fALFF) | 第23页 |
3.6.5 静息态功能连接 | 第23-24页 |
3.6.6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25-40页 |
4.1 结果 | 第25-32页 |
4.1.1 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 第25页 |
4.1.2 皮层厚度分析 | 第25-26页 |
4.1.3 脑梗死后组间及组内ReHo值比较 | 第26页 |
4.1.4 脑梗死后组间及组内fALFF值比较 | 第26-27页 |
4.1.5 全脑rs-fMRI功能连接分析 | 第27-30页 |
4.1.6 UE-FMA评分及其与ReHo的相关分析 | 第30-32页 |
4.2 讨论 | 第32-40页 |
4.2.1 M1区结构及其功能 | 第32-33页 |
4.2.2 康复治疗前后患侧M1区皮层厚度的变化 | 第33-34页 |
4.2.3 康复治疗前后患侧M1区ReHo值变化 | 第34-36页 |
4.2.4 康复治疗前后患侧M1区f ALFF值变化 | 第36-37页 |
4.2.5 康复治疗前后脑区功能连接变化 | 第37-39页 |
4.2.6 UE-FMA评分与ReHo值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0-42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建议 | 第40-4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