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基于DEM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特性的宏细观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1 沥青混合料断裂问题的研究第13-18页
        1.2.2 基于FEM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断裂研究第18-19页
        1.2.3 基于DEM的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的研究第19-22页
        1.2.4 综述第22页
    1.3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2-26页
第2章 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特性的室内试验第26-48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试验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2.3 SCB试验方法第27-33页
        2.3.1 试件成型方法的选择第27-29页
        2.3.2 加载模式的确定第29-31页
        2.3.3 SCB试件的制备第31-33页
    2.4 材料组成设计第33-38页
        2.4.1 原材料第33-36页
        2.4.2 矿料级配第36页
        2.4.3 压实条件第36-37页
        2.4.4 沥青含量第37-38页
    2.5 室内试验数据与分析第38-46页
        2.5.1 试验设备第38-39页
        2.5.2 试验数据与分析第39-46页
    2.6 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沥青混合料DEM数值模型第48-85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物理模型的构建第48-54页
        3.2.1 建模方法的选择第48-49页
        3.2.2 物理模型的构建第49-54页
    3.3 DEM中的应力应变计算方法第54-57页
        3.3.1 计算法则第55-56页
        3.3.2 应力表述方法第56-57页
        3.3.3 应变表述方法第57页
    3.4 沥青混合料细观接触本构第57-60页
        3.4.1 弹性部分第58-59页
        3.4.2 滑动部分第59页
        3.4.3 粘弹性部分第59-60页
    3.5 广义Maxwell粘弹性接触本构的数值算法与二次开发第60-67页
        3.5.1 数值算法第60-64页
        3.5.2 二次开发第64-67页
    3.6 细观接触模型的参数标定第67-73页
        3.6.1 弹性部分的接触参数第68-69页
        3.6.2 粘弹性部分的接触参数第69-73页
        3.6.3 滑动部分的接触参数第73页
    3.7 细观接触本构的验证第73-83页
        3.7.1 材料与参数第73-78页
        3.7.2 数值试验第78-79页
        3.7.3 试验数据、模拟结果与验证第79-83页
    3.8 小结第83-85页
第4章 沥青混合料虚拟断裂试验方法第85-110页
    4.1 引言第85页
    4.2 虚拟断裂试验方法的实现第85-87页
    4.3 虚拟断裂试验方法的验证第87-89页
    4.4 虚拟试验影响因素的分析第89-94页
        4.4.1 离散单元尺寸第89-91页
        4.4.2 集料最小粒径第91-92页
        4.4.3 计算时步第92-94页
    4.5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94-108页
        4.5.1 裂缝发展规律第94-102页
        4.5.2 细观接触力第102-108页
    4.6 小结第108-110页
第5章 基于细观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开裂分析第110-135页
    5.1 引言第110页
    5.2 孔隙特性的影响第110-120页
        5.2.1 模拟计划第110-111页
        5.2.2 断裂性能第111-115页
        5.2.3 裂缝扩展规律第115-120页
    5.3 集料特性的影响第120-132页
        5.3.1 模拟计划第121-122页
        5.3.2 断裂性能第122-126页
        5.3.3 裂缝扩展规律第126-132页
    5.4 小结第132-135页
第6章 基于细观结构的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第135-157页
    6.1 引言第135页
    6.2 集料结构的力学机制第135-148页
        6.2.1 数值模型第136-139页
        6.2.2 接触本构第139-140页
        6.2.3 数值试验第140-143页
        6.2.4 结果与分析第143-148页
    6.3 沥青砂浆路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第148-154页
        6.3.1 试验水平的确定第148-150页
        6.3.2 正交实验与分析第150-154页
    6.4 粗细集料比例的影响第154-155页
    6.5 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与试验验证第155-156页
    6.6 小结第156-157页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57-161页
    7.1 主要结论第157-159页
    7.2 创新点第159-160页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8页
附录A: 文件"contmodel.h"程序代码第178-182页
附录B: 文件"multimodel.h"程序代码第182-185页
附录C: 文件"multimodel.h"程序代码第185-192页
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和取得的其他学术成果清单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卒中后抑郁障碍的评估、诊断标准、风险预测及生物标记物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参数描述的沥青混合料构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