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仿真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县城的原始资料调查 | 第11页 |
| ·选择污水处理的工艺 | 第11页 |
| ·建立污水处理工艺仿真设计模型 | 第11页 |
|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 | 第11页 |
| ·污水处理厂的整体布置与工程预算 | 第11-12页 |
| 第2章 中小城镇污水厂设计概述 | 第12-15页 |
| ·设计依据 | 第12-14页 |
| ·地区平面地形图一张 | 第12页 |
| ·城市自然资料 | 第12-13页 |
| ·原水水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结果) | 第13页 |
| ·出水水质 | 第13-14页 |
| ·设计内容及要求 | 第14-15页 |
| ·污水处理方案的比较 | 第14页 |
| ·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 第14页 |
| ·设计图纸的绘制 | 第14-15页 |
| 第3章 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 第15-24页 |
|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 | 第15页 |
| ·原则 | 第15页 |
| ·最佳的处理方案要体现以下优点 | 第15页 |
| ·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 第15页 |
| ·水处理基本方法 | 第15-16页 |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比较 | 第16-24页 |
| ·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19-24页 |
| 第4章 污水厂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 第24-52页 |
| ·进水闸井和进水格栅的设计 | 第24-27页 |
| ·进水闸井 | 第24-25页 |
| ·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 第25-27页 |
| ·污水泵房的设计 | 第27-33页 |
| ·泵站的布置 | 第27-28页 |
| ·选泵 | 第28-30页 |
| ·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和污水泵站的布置 | 第30-33页 |
| ·细格栅的设计 | 第33-34页 |
| ·设计依据 | 第33页 |
| ·格栅的设计计算 | 第33-34页 |
|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 第34-35页 |
| ·设计参数 | 第34页 |
| ·设计计算 | 第34-35页 |
| ·曝气池的设计 | 第35-43页 |
| ·生物脱氮原理 | 第35-36页 |
| ·设计依据 | 第36-37页 |
| ·设计参数 | 第37页 |
| ·设计计算 | 第37-43页 |
| ·沉淀池的设计 | 第43-49页 |
| ·设计数据 | 第43-44页 |
| ·设计计算 | 第44-45页 |
| ·刮泥设备的选择 | 第45-46页 |
| ·沉淀池进水管路的计算 | 第46-47页 |
| ·拦浮渣设施及出水堰计算 | 第47-49页 |
| ·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 | 第49页 |
| ·接触池消毒 | 第49-50页 |
| ·设计依据 | 第49页 |
| ·设计计算 | 第49-50页 |
| ·计量设备 | 第50-52页 |
| ·一般规定 | 第51页 |
| ·设计计算 | 第51-52页 |
| 第5章 污泥处理系统 | 第52-60页 |
| ·浓缩池 | 第52-54页 |
| ·设计规定 | 第52页 |
| ·具体计算 | 第52-54页 |
| ·消化池 | 第54-58页 |
| ·投配池及提升污泥泵 | 第54-55页 |
| ·贮泥池 | 第55页 |
| ·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 第55-58页 |
| ·机械脱水 | 第58-60页 |
| ·选用带式压滤机 | 第58-59页 |
| ·污泥干化场 | 第59-60页 |
| 第6章 污水处理厂的整体布置与工程预算 | 第60-63页 |
| ·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总平面布置 | 第60-61页 |
|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 第60页 |
| ·厂区平面布置形式 | 第60-61页 |
| ·厂区平面图 | 第61页 |
|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 第61-62页 |
|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的高程布置应考虑的事项 | 第61页 |
|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 第61-62页 |
| ·劳动定额 | 第62页 |
| ·劳动定员原则 | 第62页 |
| ·劳动定员 | 第62页 |
| ·工程概算 | 第62-63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 详细摘要 | 第80-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