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分析与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环境保护税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环境税费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外部性理论 | 第17-18页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页 |
三、资源价值理论 | 第18-19页 |
四、双重红利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税费关系理论 | 第20-22页 |
一、税收与收费的概念 | 第20页 |
二、税收与收费的特点及比较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收费制度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现状 | 第22-27页 |
一、排污收费制度 | 第22-26页 |
二、环境补偿费 | 第26-27页 |
三、环境保证金 | 第27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发挥作用 | 第27-28页 |
一、影响排污者的经营决策 | 第28页 |
二、提供环境保护监管手段 | 第28页 |
三、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 第28页 |
第三节 我国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28-32页 |
一、收费设计欠科学 | 第28-29页 |
二、征管力度不严格 | 第29-30页 |
三、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江苏省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实践及启示 | 第32-37页 |
第一节 江苏省基本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一、江苏省自然环境特点 | 第32页 |
二、江苏省社会环境特点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江苏省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分析 | 第33-37页 |
一、江苏省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二、江苏省排污收费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34页 |
三、江苏省排污收费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 | 第34-35页 |
四、江苏省排污收费制度的启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环境保护税费比较与选择 | 第37-43页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税与费的比较 | 第37-38页 |
一、强制性不同 | 第37页 |
二、无偿性与有偿性 | 第37页 |
三、征收范围不同 | 第37-38页 |
四、征管部门、征管方式和使用方式不同 | 第38页 |
第二节 环境保护税费形式的选择 | 第38-39页 |
一、税收规范性较强 | 第38页 |
二、税收征管机关较稳定 | 第38-39页 |
三、税收形式优于收费形式 | 第39页 |
第三节 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一、有利于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保障 | 第39-40页 |
二、有利于公平的市场竞争 | 第40页 |
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第40-41页 |
第四节 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可行性 | 第41-43页 |
一、开征环境保护税具备足够的政策依据 | 第41页 |
二、开征环境保护税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 第41页 |
三、开征环境保护税可借鉴排污收费的经验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思路与制度设计 | 第43-51页 |
第一节 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指导原则 | 第43-44页 |
一、重在调控原则 | 第43页 |
二、清费立税原则 | 第43页 |
三、循序渐进原则 | 第43页 |
四、合理负担原则 | 第43-44页 |
五、便利征管原则 | 第44页 |
第二节 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总体思路 | 第44-46页 |
一、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方案选择 | 第44-45页 |
二、近期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建议 | 第45-46页 |
三、中长期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建议 | 第46页 |
第三节 环境保护税的税制设计 | 第46-51页 |
一、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 | 第47页 |
二、环境保护税的具体税制设计 | 第47-49页 |
三、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 | 第49页 |
四、环境保护税的收入分配和使用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