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4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含氟过渡金属催化剂概述 | 第14-26页 |
1.2.1 氟两相催化反应 | 第14-16页 |
1.2.2 含氟过渡金属配体的研究及发展 | 第16-23页 |
1.2.3 含氟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 第23-26页 |
1.3 N-杂环卡宾类催化剂概述 | 第26-29页 |
1.3.1 N-杂环卡宾的发展历史和种类 | 第26-27页 |
1.3.2 N-杂环卡宾在金属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1.4 氨基酸类配体概述 | 第29-32页 |
1.4.1 氨基酸类配体在铜催化的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1.4.2 氨基酸类配体在碳-氢活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33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3页 |
2 含氟脯氨酸配体的制备及应用 | 第43-72页 |
2.1 含氟脯氨酸配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44页 |
2.1.1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2.1.2 结果与讨论 | 第44页 |
2.2 含氟脯氨酸配体在铜催化的亨利反应中的应用 | 第44-49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2.3 含氟脯氨酸钯催化剂在Suzuki和Heck反应中的应用 | 第49-57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2.4 负载型含氟脯氨酸钯催化剂在Suzuki和Heck反应中的应用 | 第57-65页 |
2.4.1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3 N-杂环卡宾配体的制备及应用 | 第72-101页 |
3.1 N-杂环卡宾配体铜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73-75页 |
3.1.1 实验部分 | 第73-74页 |
3.1.2 结果与讨论 | 第74-75页 |
3.2 N-杂环卡宾铜催化剂在卤代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75-78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76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76-78页 |
3.3 负载型含氟N-杂环卡宾钯催化剂在Suzuki和Heck反应中的应用 | 第78-86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79-81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81-86页 |
3.4 硅胶负载的N-杂环卡宾铜催化剂在Click反应中的应用 | 第86-91页 |
3.4.1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3.4.2 结果与讨论 | 第89-9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
4 氨基酸配体在芳基化合物间位活化中的应用 | 第101-11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102-105页 |
4.1.1 间位导向基的制备 | 第102-103页 |
4.1.2 反应底物的制备 | 第103-104页 |
4.1.3 间位活化产物的制备 | 第104-10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3页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05-109页 |
4.2.2 产物选择性的鉴定 | 第109-111页 |
4.2.3 底物适用性 | 第111-11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9页 |
5 结论 | 第119-121页 |
5.1 结论 | 第119页 |
5.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5.3 本课题的发展趋势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124页 |
附录 | 第124-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