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外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重复使用运载器导航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导航滤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坐标系及角度定义 | 第19-21页 |
2.2.1 坐标系定义 | 第19-20页 |
2.2.2 角度定义 | 第20页 |
2.2.3 坐标转换关系 | 第20-21页 |
2.3 飞行器动力学模型 | 第21-25页 |
2.3.1 受力分析 | 第21-24页 |
2.3.2 动力学方程 | 第24页 |
2.3.3 运动学方程 | 第24-25页 |
2.4 返回轨迹设计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导航系统建模 | 第28-57页 |
3.1 引言 | 第28-30页 |
3.2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 第30-36页 |
3.2.1 惯性导航原理 | 第30页 |
3.2.2 惯导解算力学编排 | 第30-32页 |
3.2.3 捷联惯导比力和角速度模拟 | 第32-33页 |
3.2.4 捷联惯导误差传播特性 | 第33-34页 |
3.2.5 惯导系统冗余方案优化设计 | 第34-36页 |
3.3 卫星导航技术 | 第36-41页 |
3.3.1 GPS 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 第36-37页 |
3.3.2 GPS 导航解算原理 | 第37-41页 |
3.4 卫星导航选星算法 | 第41-45页 |
3.4.1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计算方法 | 第42-45页 |
3.5 无线电导航技术 | 第45-48页 |
3.5.1 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 | 第45-46页 |
3.5.2 雷达高度表测高技术 | 第46-48页 |
3.6 仿真分析 | 第48-56页 |
3.6.1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3.6.2 卫星导航仿真分析 | 第50-54页 |
3.6.3 无线电导航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组合导航系统模型 | 第57-69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动态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57-61页 |
4.2.1 动态模型划分 | 第57-59页 |
4.2.2 基于可观测度分析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59-61页 |
4.2.3 动态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61页 |
4.3 INS/GPS 紧耦合组合导航系统模型 | 第61-65页 |
4.3.1 INS/GPS 紧耦合组合导航状态方程 | 第62页 |
4.3.2 INS/GPS 紧耦合组合导航测量方程 | 第62-65页 |
4.4 INS/GPS/无线电组合导航系统模型 | 第65-66页 |
4.4.1 INS/GPS/无线电组合导航状态方程 | 第65-66页 |
4.4.2 INS/GPS/无线电组合导航测量方程 | 第66页 |
4.5 动态自适应滤波器仿真分析 | 第66-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导航系统仿真分析 | 第69-79页 |
5.1 导航系统仿真平台 | 第69-70页 |
5.1.1 仿真平台结构 | 第69页 |
5.1.2 仿真计算流程 | 第69-70页 |
5.2 仿真初始条件 | 第70-71页 |
5.3 仿真分析结果 | 第71-77页 |
5.3.1 常规卡尔曼滤波仿真结果 | 第71-72页 |
5.3.2 动态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仿真 | 第72-75页 |
5.3.3 再入返回段综合仿真分析 | 第75-77页 |
5.4 仿真分析结论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