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8-20页 |
·历史沿革 | 第1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20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8页 |
·研究区域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22页 |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第20-21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1页 |
·资料的转化 | 第21-22页 |
·景观斑块要素指数 | 第22-27页 |
·景观斑块要素特征指数 | 第22页 |
·斑块特征指数 | 第22-24页 |
·景观斑块异质性 | 第24-26页 |
·景观空间分布格局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4 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第28-43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8-31页 |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及分析 | 第31-33页 |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第32-33页 |
·景观格局及动态分析 | 第33-43页 |
·景观要素组成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斑块特征 | 第35-38页 |
·景观异质性 | 第38-41页 |
·空间分布格局 | 第41-43页 |
5 大名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43-47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人为因素 | 第43-44页 |
·人口因素 | 第44-45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45-46页 |
·政策因素 | 第46-47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