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支盘桩的主要特征 | 第9-18页 |
1.2.1 支盘桩的概念 | 第9-10页 |
1.2.2 支盘桩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3 现阶段支盘桩的成形原理与工艺 | 第11-13页 |
1.2.4 支盘桩的作用机理 | 第13-18页 |
1.2.5 支盘桩的优点 | 第18页 |
1.3 支盘桩的研究发展简述 | 第18-21页 |
1.3.1 支盘桩承载力机理研究 | 第18-19页 |
1.3.2 盘径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3 承力盘倾斜角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1.3.4 支盘桩承载力有限元模拟现状 | 第21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室内模型试验 | 第23-36页 |
2.1 试验装置与模型桩 | 第23-24页 |
2.2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4-25页 |
2.2.1 桩身沉降数据采集 | 第24页 |
2.2.2 桩身应变数据采集 | 第24-25页 |
2.3 试验过程 | 第25-26页 |
2.3.1 土的填装与桩的埋置 | 第25-26页 |
2.3.2 加载过程 | 第26页 |
2.4 试验分组方案 | 第26-28页 |
2.5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 第28-34页 |
2.5.1 竖向荷载和位移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2.5.2 桩身轴力对比分析 | 第33页 |
2.5.3 桩周土压力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2.6 试验结论与现行规范比较 | 第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 | 第36-49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ABAQUS软件简介 | 第36-38页 |
3.2.1 ABAQUS简介 | 第36页 |
3.2.2 ABAQUS发展历史 | 第36-37页 |
3.2.3 ABAQUS的主要模块 | 第37-38页 |
3.3 模型的建立 | 第38-49页 |
3.3.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定 | 第38页 |
3.3.2 桩、土本构模型 | 第38-43页 |
3.3.3 建立部件 | 第43-44页 |
3.3.4 设置材料和截面特性 | 第44-45页 |
3.3.5 部件装配 | 第45页 |
3.3.6 接触定义 | 第45-46页 |
3.3.7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46页 |
3.3.8 划分网格 | 第46-47页 |
3.3.9 平衡初始地应力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49-59页 |
4.1 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的比较 | 第49-51页 |
4.2 土体参数对盘底倾角对于承载力影响趋势的影响 | 第51-57页 |
4.2.1 改变粘聚力 | 第51-53页 |
4.2.2 改变土体弹性模量 | 第53-55页 |
4.2.3 改变桩土接触面摩擦系数 | 第55-57页 |
4.3 模拟杭州下沙某—特定土层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盘径比对支盘桩承载力的影响 | 第59-64页 |
5.1 数值模拟及其结果 | 第59-63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