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三蝶烯羧酸衍生物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30页
    1.1 配位化合物概述第10-15页
        1.1.1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第11-15页
    1.2 三蝶烯及其衍生物的配位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5-29页
        1.2.1 三蝶烯羧酸衍生物构筑的配位化合物第16-21页
        1.2.2 几种含三蝶烯骨架的配位化合物第21-29页
    1.3 本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9-30页
第2章 基于三蝶烯2羧酸构筑的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其性质表征第30-60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4页
        2.2.1 实验试剂和实验方法第30-31页
        2.2.2 [Co(L1)_2(2,2'-bipy)(H_2O)]_n (1) 的合成第31页
        2.2.3 {[Cu(L1)_2(1,10-phen)]·2H_2O}_n (2) 的合成第31-32页
        2.2.4 [Cu2(L1)_2(4,4'-bipy)_2] n (3) 的合成第32页
        2.2.5 {[Zn(L1)_2(4,4'-bipy)_2]·2H_2O}_n (4) 的合成第32-33页
        2.2.6 [Cd(L1)_2(bpp)_2]_n (5) 的合成第33页
        2.2.7 [Zn(L1)_2(bpp)_2]_n (6) 的合成第33-34页
    2.3 化合物 1~6 的X-Ray单晶结构解析第34-37页
    2.4 化合物 1~6 的结构描述第37-52页
        2.4.1 化合物1的结构描述第37-40页
        2.4.2 化合物2的结构描述第40-42页
        2.4.3 化合物3的结构描述第42-45页
        2.4.4 化合物4的结构描述第45-48页
        2.4.5 化合物5的结构描述第48-50页
        2.4.6 化合物6的结构描述第50-52页
    2.5 化合物 1~6 的谱学表征与物化性质第52-59页
        2.5.1 红外光谱分析第52-53页
        2.5.2 物相分析第53-54页
        2.5.3 热稳定性分析第54-56页
        2.5.4 光学性质分析第56-59页
    2.6 小结第59-60页
第3章 三蝶烯-2,7-二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60-72页
    3.1 引言第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2.1 实验试剂和实验方法第60-61页
        3.2.2 [Co(L2)_2(bpp)_2]_n (7) 的合成第61页
        3.2.3 [Zn(L2)_2(bpp)_2]_n (8) 的合成第61-62页
    3.3 化合物 7、8 的X-Ray单晶结构解析第62-63页
    3.4 化合物 7、8 的结构描述第63-67页
        3.4.1 化合物7的结构描述第63-65页
        3.4.2 化合物8的结构描述第65-67页
    3.5 化合物 7、8 的谱学表征与物化性质第67-71页
        3.5.1 红外光谱分析第67-68页
        3.5.2 化合物 7、8 的物相分析第68页
        3.5.3 热稳定性分析第68-69页
        3.5.4 光学性质分析第69-71页
    3.6 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三蝶烯-2,3,6,7,12,13-六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72-84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4页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方法第72-73页
        4.2.2 化合物9的合成第73页
        4.2.3 化合物10的合成第73-74页
    4.3 化合物 9、10的X-Ray单晶结构解析第74-75页
    4.4 化合物 9、10的结构描述第75-81页
        4.4.1 化合物9的结构描述第75-78页
        4.4.2 化合物10的结构描述第78-81页
    4.5 化合物 9、10的谱学表征与物化性质第81-83页
        4.5.1 红外光谱分析第81-82页
        4.5.2 化合物 9、10的物相分析第82页
        4.5.3 热稳定性分析第82-83页
    4.6 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5.1 总结第84-85页
    5.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附录 化合物的原子坐标、键长和键角表第94-110页
个人简历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体发泡法制备泡沫尼龙6
下一篇:基于CdSe/CdS共敏化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