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无线自组网MAC协议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退避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无线自组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 第17-28页 |
2.1 无线自组网MAC协议概述 | 第17-22页 |
2.1.1 MAC协议研究热点 | 第18-19页 |
2.1.2 MAC参数指标 | 第19-20页 |
2.1.3 MAC协议的分类 | 第20-22页 |
2.2 IEEE802.11协议研究 | 第22-26页 |
2.2.1 IEEE802.11协议概述 | 第22-23页 |
2.2.2 802.11DCF原理 | 第23-26页 |
2.3 MAC退避机制的原理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MAC协议退避算法性能分析 | 第28-43页 |
3.1 无线自组网中 802.11DCF协议不公平性分析 | 第28-33页 |
3.1.1 BEB算法导致的不公性分析 | 第28-31页 |
3.1.2 多跳转发的不公平性分析 | 第31-32页 |
3.1.3 TCP的拥塞机制导致的不公性分析 | 第32-33页 |
3.2 MILD算法仿真分析 | 第33-37页 |
3.2.1 MILD算法描述 | 第33-34页 |
3.2.2 MILD算法仿真 | 第34-37页 |
3.3 802.11MAC协议的马尔科夫模型 | 第37-42页 |
3.3.1 马尔科夫链分析模型 | 第37-40页 |
3.3.2 最大饱和吞吐量分析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IEE802.11 DCF退避算法的改进 | 第43-56页 |
4.1 DCF退避算法的改进 | 第43-46页 |
4.1.1 算法改进思路 | 第43-44页 |
4.1.2 算法描述 | 第44-46页 |
4.2 基于NS2的SPB算法的实现 | 第46-49页 |
4.2.1 NS2仿真工具简介 | 第46-47页 |
4.2.2 NS2中 802.11DCF代码分析 | 第47-48页 |
4.2.3 SPB算法的实现 | 第48-49页 |
4.3 SPB的仿真分析 | 第49-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