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Extended Abstract | 第11-37页 |
1 绪论 | 第37-5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37-4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44-45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45-48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48-5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51-7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51-53页 |
2.2 绿色生产理论基础 | 第53-59页 |
2.3 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59-70页 |
2.4 企业绿色生产相关政策研究综述 | 第70-7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3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其绿色生产状况分析 | 第79-117页 |
3.1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79-87页 |
3.2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状况分析 | 第87-92页 |
3.3 钢铁企业焦化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 第92-95页 |
3.4 钢铁企业烧结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 第95-99页 |
3.5 钢铁企业炼铁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 第99-102页 |
3.6 钢铁企业炼钢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 第102-105页 |
3.7 钢铁企业轧钢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 第105-107页 |
3.8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案例研究 | 第107-11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4 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17-135页 |
4.1 政府管制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17-124页 |
4.2 公众监督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24-128页 |
4.3 市场利益相关者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28-131页 |
4.4 绿色生产技术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31-132页 |
4.5 企业绿色氛围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32-13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5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模型构建 | 第135-153页 |
5.1 基于扎根理论的钢铁绿色生产影响因素选择 | 第135-141页 |
5.2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141-1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6 量表的设计与检验 | 第153-204页 |
6.1 量表开发的(理论)原则和流程 | 第153-154页 |
6.2 量表的设计 | 第154-157页 |
6.3 预调研与量表检验 | 第157-174页 |
6.4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 第174-176页 |
6.5 数据正态性检验 | 第176-179页 |
6.6 正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79-20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202-204页 |
7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 第204-251页 |
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04-227页 |
7.2 钢铁企业特殊因素的差异性检验 | 第227-231页 |
7.3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外部影响因素的全模型检验 | 第231-241页 |
7.4 绿色氛围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241-247页 |
7.5 绿色生产行为结果与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和绿色生产意愿关系检验 | 第247-248页 |
7.6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修正 | 第248-250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250-251页 |
8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对策建议 | 第251-267页 |
8.1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251-258页 |
8.2 引导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258-266页 |
8.3 本章小结 | 第266-267页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267-272页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67-270页 |
9.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270页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270-272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287页 |
附录1 | 第287-294页 |
附录2 | 第294-301页 |
附录3 | 第301-306页 |
附录4 | 第306-311页 |
作者简历 | 第311-3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