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相关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2.1 地图应用的人机交互方式 | 第13-15页 |
| 2.1.1 问答式交互方式 | 第13-14页 |
| 2.1.2 语音交互 | 第14页 |
| 2.1.3 混合式交互 | 第14页 |
| 2.1.4 自然语言交互 | 第14-15页 |
| 2.2 语义解析简介 | 第15页 |
| 2.3 地图自然语言接口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基于高德地图API的语义解析标注语料库设计与开发 | 第17-34页 |
| 3.1 高德地图及其API简介 | 第17-19页 |
| 3.1.1 高德地图简介 | 第17-18页 |
| 3.1.2 高德地图API简介 | 第18-19页 |
| 3.2 语料库技术简介 | 第19-21页 |
| 3.2.1 语料库概述 | 第19页 |
| 3.2.2 语料库的特征与分类 | 第19-20页 |
| 3.2.3 语料库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 第20-21页 |
| 3.3 高德地图语料库构建方法 | 第21-32页 |
| 3.3.1 语料库构建方法简介 | 第21页 |
| 3.3.2 直接API调用的语料构建 | 第21-24页 |
| 3.3.3 组合API调用的语料构建 | 第24-30页 |
| 3.3.4 语料库内容的分布情况 | 第30-32页 |
| 3.4 基于人本计算方法的语料库扩展 | 第32-33页 |
| 3.4.1 人本计算的定义 | 第32页 |
| 3.4.2 众包与人本计算 | 第32-33页 |
| 3.4.3 利用人本计算方法扩展语料的原因 | 第3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基于规则匹配的高德地图自然语言语义解析器设计 | 第34-51页 |
| 4.1 规则匹配解析的流程 | 第34-35页 |
| 4.2 函数封装实现形式化意义表示 | 第35-38页 |
| 4.3 形式化意义表示向地图API的转换 | 第38页 |
| 4.4 基于人工定制规则集方法实现语义解析过程 | 第38-43页 |
| 4.4.1 受限自然语言 | 第38-39页 |
| 4.4.2 确定干扰词表 | 第39-40页 |
| 4.4.3 语句切分 | 第40-41页 |
| 4.4.4 规则匹配 | 第41-43页 |
| 4.5 基于转换学习的规则集自动学习算法设计 | 第43-48页 |
| 4.5.1 转换方法概述 | 第43页 |
| 4.5.2 规则的定义与表示方式 | 第43-45页 |
| 4.5.3 基于转换的规则学习方法 | 第45-46页 |
| 4.5.4 转换方法相关算法描述 | 第46-48页 |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高德地图自然语言查询可视化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63页 |
| 5.1 需求与站点的主要结构 | 第51-53页 |
| 5.1.1 网站需求与定位 | 第51-52页 |
| 5.1.2 网站编码的结构 | 第52-53页 |
| 5.1.3 站点的生命周期 | 第53页 |
| 5.2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描述 | 第53-57页 |
| 5.2.1 总体设计思想 | 第53-54页 |
| 5.2.2 系统组成 | 第54-55页 |
| 5.2.3 系统功能描述 | 第55-56页 |
| 5.2.4 数据库表设计 | 第56-57页 |
| 5.3 网站的开发过程 | 第57-60页 |
| 5.3.1 系统的开发工具 | 第57-58页 |
| 5.3.2 本地开发环境搭建 | 第58页 |
| 5.3.3 代码开发过程 | 第58-59页 |
| 5.3.4 代码测试过程 | 第59-60页 |
| 5.4 网站的部署过程 | 第60-61页 |
| 5.4.1 部署方案 | 第60-61页 |
| 5.4.2 部署方案选择 | 第61页 |
| 5.5 网站运行展示 | 第61-6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