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气相过氧化氢的检测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常用的气体浓度检测方法简介 | 第12-14页 |
1.2.1 传统非光学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1.2.2 光学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1.3 基于TDLAS的气体浓度检测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TDLAS技术的测量原理 | 第18-28页 |
2.1 分子光谱学基础 | 第18-19页 |
2.2 比尔朗伯定律 | 第19-22页 |
2.2.1 谱线线强S(T) | 第19-20页 |
2.2.2 线型函数φ(v) | 第20-22页 |
2.3 波长调制技术 | 第22-25页 |
2.4 HITRAN数据库及谱线选择 | 第25-26页 |
2.5 测量噪声和测量指标 | 第26-27页 |
2.5.1 测量噪声 | 第26-27页 |
2.5.2 测量指标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TDLAS的测量系统实验设备组成 | 第28-40页 |
3.1 激光控制器 | 第28-29页 |
3.2 激光器及半导体夹具 | 第29-32页 |
3.2.1 激光器原理及分类 | 第29-30页 |
3.2.2 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器(DFB)主要特点 | 第30-31页 |
3.2.3 DFB-1430激光器的调谐特性 | 第31-32页 |
3.3 光电探测器 | 第32-33页 |
3.4 锁相放大器 | 第33-35页 |
3.5 光纤准直器 | 第35页 |
3.6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5-36页 |
3.7 电化学传感器 | 第36-37页 |
3.8 隔离器气室系统 | 第37-3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处理程序设计 | 第40-45页 |
4.1 一、二次谐波参数设置保存程序 | 第40-41页 |
4.2 初始时刻信号记录 | 第41-43页 |
4.3 实时监测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近红外波段气相过氧化氢浓度在线测量的实验研究 | 第45-62页 |
5.1 扫描信号和调制信号的设置 | 第45-47页 |
5.2 气相过氧化氢吸收峰的探测 | 第47-48页 |
5.3 锁相放大器参数设置 | 第48页 |
5.4 实验处理过程 | 第48-50页 |
5.5 初始时刻信号的稳定性测量 | 第50-52页 |
5.6 湿度对实验测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5.7 气相过氧化氢测量结果与标定 | 第55-6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2-63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