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一部分 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完善 | 第14-23页 |
1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14-15页 |
1.1 设计目标 | 第14页 |
1.2 设计思路 | 第14页 |
1.3 系统技术流程图 | 第14-15页 |
1.4 系统框架图 | 第15页 |
2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技术基础 | 第15-16页 |
2.1 开发基础 | 第15页 |
2.2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 第15-16页 |
2.3 数据挖掘技术 | 第16页 |
3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完善 | 第16-23页 |
3.1 基础数据库的完善 | 第16-19页 |
3.2 数据信息标准化 | 第19-20页 |
3.3 病例报告数据库的完善 | 第20页 |
3.4 分析统计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21页 |
3.5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功能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第23-36页 |
1 数据与方法 | 第23页 |
2 结果 | 第23-31页 |
3 讨论 | 第31-36页 |
第三部分 重庆市中药注射剂ADR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第36-47页 |
1 数据与方法 | 第36-37页 |
2 结果 | 第37-42页 |
3 讨论 | 第42-47页 |
第四部分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ADR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第47-54页 |
1 数据与方法 | 第47-48页 |
2 结果 | 第48-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全文总结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文献综述 | 第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