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1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QSAR概述 | 第11-12页 |
1.1.2 结构碎片法的原理及划分原则 | 第12-13页 |
1.1.3 结构碎片法的分类及应用 | 第13-15页 |
1.2 有机污染物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 | 第15-19页 |
1.2.1 急性毒性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1.2.3 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途径与临界浓度 | 第17-18页 |
1.2.4 结构碎片法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 第19-23页 |
1.3.1 生物降解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 第19-20页 |
1.3.2 结构碎片法对生物降解性的应用 | 第20-23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1.4.1 研究的问题 | 第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 第25-4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2.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的来源 | 第25-26页 |
2.2.2 鱼体半数致死浓度数据(LC_50)的来源 | 第26页 |
2.2.3 鱼体生物富集数据(BCF)与大鼠肠道吸收数据(%Abs.)的计算 | 第26页 |
2.2.4 分子描述符与结构碎片的计算 | 第26页 |
2.2.5 统计学分析 | 第26-27页 |
2.3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2.3.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疏水性的关系 | 第27页 |
2.3.2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结构碎片的关系 | 第27-29页 |
2.4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讨论 | 第29-38页 |
2.4.1 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基线毒性 | 第29-31页 |
2.4.2 暴露途径及临界浓度对毒性作用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3 基线毒性划分的影响因子 | 第33-38页 |
2.5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比较脂肪烃与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 第40-53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3.2.1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的来源 | 第41页 |
3.2.2 基于GHS对大鼠毒性数据的分类 | 第41页 |
3.2.3 鱼体半数致死浓度数据(LC_50)的来源 | 第41页 |
3.2.4 鱼体生物富集数据(BCF)与大鼠肠道吸收数据(%Abs.)的计算 | 第41-42页 |
3.2.5 统计学分析 | 第42页 |
3.3 大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 第42-47页 |
3.3.1 大鼠急性毒性的分类与分布 | 第42-43页 |
3.3.2 大鼠急性毒性数据(LD_50)与结构碎片的关系 | 第43-46页 |
3.3.3 芳香烃与脂肪烃化合物结构碎片毒性贡献值的比较 | 第46-47页 |
3.4 大鼠急性毒性作用机制的讨论 | 第47-52页 |
3.4.1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基线毒性作用 | 第47页 |
3.4.2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极性麻醉型毒性作用 | 第47-48页 |
3.4.3 芳香烃化合物对大鼠的反应性毒性作用 | 第48-50页 |
3.4.4 暴露途径对大鼠和鱼体毒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碎片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 第53-68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4.2.1 生物降解数据 | 第54页 |
4.2.2 分子描述符 | 第54-55页 |
4.2.3 结构碎片法 | 第55页 |
4.2.4 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 | 第55-56页 |
4.3 生物降解性%BOD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6-61页 |
4.3.1 生物降解性%BOD与分子描述符/结构碎片间的线性关系 | 第56-57页 |
4.3.2 生物降解性%BOD与分子描述符/结构碎片间的非线性关系 | 第57-58页 |
4.3.3 可降解和不可降解预测模型 | 第58-59页 |
4.3.4 模型的验证 | 第59-61页 |
4.4 生物降解性%BOD模型的讨论 | 第61-67页 |
4.4.1 线性与非线性生物降解性%BOD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61-63页 |
4.4.2 可生物降解模型与%BOD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63页 |
4.4.3 %BOD范围和实验误差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4 基于分子描述符与结构碎片对生物降解模型的解释及理论分析 | 第64-67页 |
4.5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8-70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68-69页 |
5.2 创新点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