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互动理论视角下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执行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19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研究综述第11-15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三)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第15-17页
        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2.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5-16页
        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四)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第17-19页
        1.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麦克拉夫林的互动理论模式第17页
        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7-19页
二、我国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概述第19-25页
    (一) 农村失地人员的概念和特点第19-20页
        1. 农村失地人员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 农村失地人员的主要特点第19-20页
    (二) 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的概念与意义第20-21页
        1. 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的概念第20-21页
        2. 加强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的重要意义第21页
    (三) 现阶段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概述第21-25页
        1. 中央关于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的主要政策第22-23页
        2. 地方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概述第23-25页
三、襄阳市襄州区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执行状况分析第25-35页
    (一) 政策执行的社会经济环境第25-27页
        1. 襄阳市襄州区经济发展状况简介第25页
        2. 襄州区农村失地人员情况概述第25-27页
    (二) 襄州区加强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的政策和举措第27-29页
        1. 积极制定符合本地实情的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第27-28页
        2. 加强管理,科学掌握失地人员就业状况第28页
        3. 放开渠道,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参与培训第28页
        4. 加大资金投入,为失地人员培训提供财政保障第28-29页
        5. 加强对失地人员就业培训工作的规范和监督第29页
    (三) 襄州区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9-35页
        1. 政策执行者对失地人员就业培训工作的投入还有待加强第30-31页
        2. 就业培训政策信息没有有效传递给政策对象第31页
        3. 对失地人员信息和就业培训的实际效果掌握不足第31-32页
        4. 失地人员对就业培训的参与度不高第32-33页
        5. 就业培训对失地人员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有限第33-35页
四、影响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分析第35-47页
    (一)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在观念和认知方面存在分歧第35-37页
        1. 两者思想认识存在差异第35-36页
        2. 两者利益出发点和思想动机各有不同第36页
        3. 两者心理预期和发展目标不同第36-37页
    (二)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的交流沟通不畅第37-39页
        1. 培训管理部门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第37页
        2. 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互动机制第37-39页
        3. 缺乏就业培训效果的后续评估和跟踪反馈机制第39页
    (三) 政策内容与政策对象的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第39-42页
        1. 就业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现实需求脱节第40-41页
        2. 就业培训内容与市场特点脱节第41页
        3. 培训内容范围狭窄,无法满足失地人员的全面需求第41-42页
    (四) 政策执行手段对培训现实情况变化的低回应性第42-44页
        1. 就业培训模式长期僵化单一,缺乏灵活性第42-44页
        2. 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方法缺少针对性第44页
    (五) 就业培训政策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第44-47页
        1. 经济环境的影响第44-45页
        2.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5-46页
        3. 制度条件的影响第46-47页
五、改善农村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建议第47-61页
    (一) 转变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的指导思想第47-49页
        1. 培训管理部门应树立互动沟通的工作理念第47-48页
        2. 积极推动失地人员转变思想认识第48-49页
    (二) 构建与政策目标间的沟通调适机制,实现利益的动态平衡第49-53页
        1. 加强对失地人员就业培训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第49页
        2. 加强失地人员就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工作第49-51页
        3. 加强互动沟通的制度体系和信息交流渠道建设第51-53页
        4. 构建就业培训政策执行的效果评估机制第53页
    (三) 积极了解失地人员需求,增强政策内容的针对性第53-56页
        1. 就业培训内容应与失地人员的需求特点相匹配第53-55页
        2. 失地人员培训内容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第55-56页
    (四) 紧密联系失地人员实际需要,创新就业培训模式和方法第56-58页
        1. 结合失地人员和市场动态创新就业培训模式第56-57页
        2. 根据失地人员特点和需求改进培训方法第57-58页
    (五) 结合失地人员需求完善就业培训的外部支持体系第58-61页
        1. 完善失地人员就业培训的政策法规第59页
        2. 加强失地人员就业和劳动保障体系建设第59页
        3. 加大财政支持,扩宽培训资金来源渠道第59-61页
六、总结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61-63页
    (一) 本文结论及创新点第61-62页
        1、本文结论第61-62页
        2、论文的创新点第62页
    (二) 本文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62-63页
注释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南京刊刻通俗小说插图研究
下一篇: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2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