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研究选题概述 | 第9-15页 |
一、选题确定的背景 | 第9-12页 |
(一) 发展我国旅游购物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 第9页 |
(二) 国内旅游购物市场发展良莠不齐,水平缓慢 | 第9-10页 |
(三) 洛阳旅游购物发展存在问题,影响游客满意度 | 第10-11页 |
(四) 《旅游法》实施为洛阳旅游购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 第11页 |
(五)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为发展洛阳旅游购物坚定了发展信心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文献整理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 实地访谈法 | 第13页 |
(三) 定量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一) 学术价值 | 第13页 |
(二) 现实应用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 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品概念 | 第15-16页 |
(二) 游客满意度 | 第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第3章 研究思路与技术模型分析 | 第18-21页 |
一、选题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选题研究技术模型分析 | 第19-21页 |
(一)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19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 第19-21页 |
第4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第21-27页 |
一、游客购物满意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1页 |
二、游客购物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1-24页 |
三、游客购物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一) 评价要素分层 | 第24-25页 |
(二) 确定评判集 | 第25页 |
(三)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第25页 |
(四) 对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的评判 | 第25-26页 |
(五) 处理评判结果 | 第26-27页 |
第5章 洛阳旅游购物发展分析 | 第27-32页 |
一、洛阳旅游购物品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二、洛阳旅游购物业发展分析 | 第28-30页 |
(一) 成立了市旅游商品业协会,实施行业自律 | 第28-29页 |
(二) 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开发”的发展思路 | 第29页 |
(三) 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形成良好市场运行机制 | 第29-30页 |
三、洛阳旅游购物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一) 市场潜力大、规模小 | 第30页 |
(二) 产品结构不合理,包装不上档次 | 第30页 |
(三) 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缺乏规划指导 | 第30-31页 |
(四) 扶持政策缺乏落实,监管不力 | 第31页 |
(五) 旅游购物市场较为混乱 | 第31-32页 |
第6章 洛阳市游客购物满意度实证研究 | 第32-40页 |
一、原始数据的获取 | 第32-34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量的选取 | 第32页 |
(二) 调查问卷的发放 | 第32-33页 |
(三) 样本概况统计 | 第33-34页 |
二、数据检验 | 第34页 |
三、洛阳游客购物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 第34-40页 |
(一)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第34-35页 |
(二) 模糊综合评判 | 第35-37页 |
(三) 游客购物满意度最终评判结果 | 第37-38页 |
(四) 对洛阳游客购物满意度结论分析 | 第38-40页 |
第7章 洛阳游客购物满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 | 第40-48页 |
一、优化购物环境因素 | 第40-41页 |
(一)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产业规划大环境 | 第40页 |
(二) 加强购物市场环境整治 | 第40-41页 |
二、丰富商品相关因素 | 第41-44页 |
(一) 创新商品设计开发 | 第41-42页 |
(二) 建立新型营销渠道 | 第42-44页 |
三、改善商家服务因素 | 第44-45页 |
(一) 改良销售服务人员态度和技能 | 第44页 |
(二) 完善相关售后服务 | 第44页 |
(三) 增加游客对商家的信任度 | 第44-45页 |
四、治理导游回扣现象 | 第45-47页 |
(一) 导游回扣利益链模式 | 第45页 |
(二) 借助《旅游法》大环境治理导游回扣现象 | 第45-47页 |
五、借助智慧旅游信息平台 | 第47-48页 |
第8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8-5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8页 |
二、研究局限和不足 | 第48-49页 |
三、选题展望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