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 第12-13页 |
1.1.2 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1.3 历史街区保护整合机制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与内容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历史街区保护机制的总体框架 | 第16-30页 |
2.1 历史街区的概念解读 | 第16-17页 |
2.2 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17-23页 |
2.2.1 国际保护宪章、公约与宣言中的重要思想 | 第17-19页 |
2.2.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体系的形成 | 第19-20页 |
2.2.3 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 | 第20-23页 |
2.3 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2.3.1 价值观念不匹配 | 第23-24页 |
2.3.2 理论方法不健全 | 第24页 |
2.3.3 实施渠道不畅通 | 第24-25页 |
2.3.4 保护机制不完善 | 第25-26页 |
2.4 历史街区保护整合机制 | 第26-30页 |
2.4.1 历史街区保护的系统观 | 第26-27页 |
2.4.2 历史街区保护的整体目标 | 第27-29页 |
2.4.3 谋、断、行层次体系的整合 | 第29-30页 |
3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理论与方法 | 第30-46页 |
3.1 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观 | 第30-34页 |
3.1.1 保护与发展的把握——全方位多角度 | 第30-31页 |
3.1.2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辨证统一 | 第31-32页 |
3.1.3 保护与发展的节奏——循序渐进 | 第32-33页 |
3.1.4 保护与发展的过程——长期持久 | 第33-34页 |
3.2 保护与更新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则 | 第34-37页 |
3.2.1 历史理念与保护原则 | 第34-35页 |
3.2.2 文脉理念与传承原则 | 第35-36页 |
3.2.3 社区理念与协调原则 | 第36页 |
3.2.4 经营理念与再生原则 | 第36-37页 |
3.2.5 过程理念与秩序原则 | 第37页 |
3.3 保护性更新方法 | 第37-46页 |
3.3.1 明确保护内容 | 第37-39页 |
3.3.2 合理确定保护范围 | 第39-41页 |
3.3.3 三大保护性更新方式 | 第41-46页 |
4 历史街区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 | 第46-59页 |
4.1 加强宏观调控 | 第46-51页 |
4.1.1 正确利用行政权力,合理制定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 | 第46-47页 |
4.1.2 树立“城市经营”的思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第47-49页 |
4.1.3 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宏观指导作用 | 第49-51页 |
4.2 强调公众参与 | 第51-55页 |
4.2.1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 第51-52页 |
4.2.2 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 | 第52-53页 |
4.2.3 公众参与的实施方式 | 第53-54页 |
4.2.4 公众参与的监督体系 | 第54-55页 |
4.3 完善科学决策程序 | 第55-59页 |
4.3.1 加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作用 | 第55页 |
4.3.2 控权论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法规政策体系 | 第55-56页 |
4.3.3 开放的综合决策程序 | 第56-59页 |
5 历史街区保护实施的运作机制 | 第59-81页 |
5.1 强化政府机构的协同作用 | 第59-64页 |
5.1.1 明晰横向机构职责,建立合理行政管理体系 | 第59-62页 |
5.1.2 理顺纵向管理体制,实施分级管理 | 第62-63页 |
5.1.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行政运作合力 | 第63-64页 |
5.2 广泛的实施主体 | 第64-69页 |
5.2.1 政府统一保护 | 第64-65页 |
5.2.2 社区合作更新 | 第65-66页 |
5.2.3 居民参与的小规模改造 | 第66-69页 |
5.3 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 第69-81页 |
5.3.1 广开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 | 第69-74页 |
5.3.2 以文化旅游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 | 第74-77页 |
5.3.3 让渡产权,以产权换保护 | 第77-78页 |
5.3.4 顺应市场规律调控收益,引导资金合理流向 | 第78-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