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7页 |
1 病例选择 | 第27-29页 |
1.1 入选标准 | 第27-28页 |
1.2 排除标准 | 第28-29页 |
1.3 退出(脱落)标准 | 第29页 |
2 支架类型 | 第29-32页 |
2.1 NeoVas~(TM)支架 | 第29-31页 |
2.1.1 基本属性 | 第29-30页 |
2.1.2 结构特点及代谢 | 第30页 |
2.1.3 涂层药物释放速率 | 第30-31页 |
2.1.4 支架规格 | 第31页 |
2.2 Xience Prime支架 | 第31-32页 |
2.2.1 基本属性 | 第31页 |
2.2.2 支架规格 | 第31-32页 |
3 围手术期标准化用药 | 第32-33页 |
(1)术前 | 第32页 |
(2)术中 | 第32-33页 |
(3)术后 | 第33页 |
(4)出院后 | 第33页 |
4 标准化手术过程 | 第33-37页 |
4.1 治疗策略 | 第33页 |
4.2 导引导管尺寸 | 第33页 |
4.3 基线血管造影和识别靶病变 | 第33-34页 |
4.4 靶病变的预扩张 | 第34页 |
4.5 血管直径测量 | 第34-35页 |
4.6 随机分组 | 第35页 |
4.7 支架植入 | 第35-36页 |
4.8 后扩张 | 第36-37页 |
4.9 急救支架植入 | 第37页 |
4.10 最终造影 | 第37页 |
5 试验流程 | 第37-38页 |
(1)病例筛选 | 第37页 |
(2)签署知情同意书 | 第37页 |
(3)病例入选 | 第37页 |
(4)随访评估 | 第37-38页 |
6 样本的检测 | 第38-41页 |
6.1 实验器材 | 第38-39页 |
6.2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6.3 血清样品的提取 | 第39页 |
6.4 IL-6、MMP-9、ET-1 的定量检测 | 第39-41页 |
7 统计学处理 | 第41页 |
8 结果 | 第41-50页 |
8.1 NeoVas~(TM)支架组和Xience Prime支架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 第41-44页 |
8.2 NeoVas~(TM)支架组和Xience Prime支架组介入指标对比 | 第44-46页 |
8.3 NeoVas~(TM)支架组和Xience Prime支架组临床随访资料 | 第46-47页 |
8.4 NeoVas~(TM)支架组和Xience Prime支架组术前、术后血清中hs-CRP、IL-6、MMP-9 及ET-1 比较 | 第47-50页 |
9 讨论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