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0-25页 |
§1.1.1 LTE发展概述 | 第20-22页 |
§1.1.2 LTE关键技术 | 第22-25页 |
§1.2 LTE节能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25-33页 |
§1.2.1 LTE网络能耗分析 | 第26-28页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基于优选休眠基站的同构网络节能算法 | 第35-50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系统模型 | 第36-38页 |
§2.2.1 传播模型 | 第37-38页 |
§2.2.2 能耗模型 | 第38页 |
§2.3 问题建模 | 第38-39页 |
§2.4 LCEEO算法 | 第39-44页 |
§2.4.1 SNRB接入策略 | 第40页 |
§2.4.2 LCEEO算法流程 | 第40-44页 |
§2.5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44-49页 |
§2.5.1 仿真设置 | 第44-45页 |
§2.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基站协作的小区休眠节能技术研究 | 第50-70页 |
§3.1 引言 | 第50-52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52-55页 |
§3.2.1 网络模型 | 第52-53页 |
§3.2.2 链路模型 | 第53页 |
§3.2.3 小区功耗模型 | 第53-54页 |
§3.2.4 小区负载模型 | 第54-55页 |
§3.3 DPCRA算法 | 第55-64页 |
§3.3.1 问题建模 | 第55-56页 |
§3.3.2 问题分析 | 第56-57页 |
§3.3.3 算法流程 | 第57-62页 |
§3.3.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62-64页 |
§3.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64-68页 |
§3.4.1 算法仿真参数 | 第64-65页 |
§3.4.2 动态成簇算法的节能效果分析 | 第65-66页 |
§3.4.3 网络节能效果分析 | 第66-67页 |
§3.4.4 能量效率与用户速率需求关系 | 第67-68页 |
§3.4.5 能量效率(EE)对比分析 | 第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基于CoMP传输模式选择的节能算法 | 第70-87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71-75页 |
§4.2.1 CoMP-JT | 第72-73页 |
§4.2.2 CoMP-CS | 第73-74页 |
§4.2.3 能耗模型 | 第74页 |
§4.2.4 能效定义 | 第74-75页 |
§4.3 问题建模 | 第75页 |
§4.4 CTSES算法 | 第75-80页 |
§4.4.1 功率分配迭代算法 | 第76-80页 |
§4.4.2 CoMP模式选择 | 第80页 |
§4.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80-86页 |
§4.5.1 CTSES算法与传统CoMP-JT和CoMP-CS能量效率对比 | 第81-82页 |
§4.5.2 CTSES能量效率v.s.最大发射功率 | 第82-83页 |
§4.5.3 用户不同位置分布下CTSES能量效率对比 | 第83-84页 |
§4.5.4 CoMP传输模式选择区域分布 | 第84-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异构网络动态成簇节能算法研究 | 第87-106页 |
§5.1 引言 | 第87-89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89-92页 |
§5.2.1 传播模型 | 第90页 |
§5.2.2 负载定义 | 第90-91页 |
§5.2.3 能耗模型 | 第91-92页 |
§5.3 DCEM算法 | 第92-97页 |
§5.3.1 用户服务模型 | 第92-93页 |
§5.3.2 优化问题 | 第93页 |
§5.3.3 簇负载分布 | 第93-95页 |
§5.3.4 休眠中继判断 | 第95-97页 |
§5.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97-104页 |
§5.4.1 仿真设置 | 第97-98页 |
§5.4.2 不同接入条件下的成簇分析 | 第98-100页 |
§5.4.3 中继休眠分析 | 第100-10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基于网络负载历史数据和动态变化趋势的节能算法 | 第106-124页 |
§6.1 引言 | 第106-108页 |
§6.2 系统模型 | 第108-111页 |
§6.2.1 系统负载 | 第110页 |
§6.2.2 能耗模型 | 第110-111页 |
§6.3 PFSES算法 | 第111-117页 |
§6.3.1 休眠eNB站点预选择 | 第112-113页 |
§6.3.2 快速eNB站点休眠算法 | 第113-116页 |
§6.3.3 eNB唤醒算法 | 第116-117页 |
§6.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117-123页 |
§6.4.1 城市密集环境下C_(load)参数仿真与统计 | 第117-118页 |
§6.4.2 负载阈值及节能效果 | 第118-12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24-126页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