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群体冠层结构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4页
    1.1 群体结构的研究第8页
    1.2 冠层结构与光辐射特征第8-11页
        1.2.1 冠层结构与叶面积指数第8-10页
        1.2.2 冠层结构与消光系数第10页
        1.2.3 冠层结构与透光率第10-11页
    1.3 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第11-12页
    1.4 棉花冠层结构及其调控第12-13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4-17页
    2.1 试验设计第14页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4-16页
        2.2.1 农艺性状第14页
        2.2.2 群体质量指标第14-15页
        2.2.3 群体光合速率第15页
        2.2.4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第15页
        2.2.5 三桃比例与产量构成第15-16页
        2.2.6 棉纤维品质第16页
    2.3 数据处理第16-1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7-37页
    3.1 不同冠层结构下棉花形态特征的差异第17-20页
        3.1.1 株高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变化第17-18页
        3.1.2 茎粗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18页
        3.1.3 蕾数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18-19页
        3.1.4 成铃数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19-20页
    3.2 光能利用率在棉花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0-26页
        3.2.1 叶面积指数(LAI)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0-21页
        3.2.2 消光系数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1-22页
        3.2.3 叶片光合势、群体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2-23页
        3.2.4 棉田底部透光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3页
        3.2.5 棉田中下部透光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3-24页
        3.2.6 棉田中部透光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4-25页
        3.2.7 棉田上部透光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5页
        3.2.8 群体光合速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5-26页
    3.3 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6-32页
        3.3.1 下层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6-27页
        3.3.2 中层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7-28页
        3.3.3 上层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8-29页
        3.3.4 整株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29-32页
    3.4 三桃比例、产量构成和纤维品质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2-37页
        3.4.1 三桃数量及比例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2-33页
        3.4.2 吐絮期烂铃率与脱落率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3-34页
        3.4.3 产量及其构成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4-35页
        3.4.4 棉花纤维品质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5-3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7-40页
    4.1 棉花生育性状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7页
    4.2 棉花光辐射传输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7-38页
    4.3 棉花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8-39页
    4.4 棉花产量及构成在不同冠层结构中的差异第39-40页
5 参考文献第40-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用户评价的垃圾评论检测
下一篇: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