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8页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博弈论 | 第19-20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2.3 融资成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4 融资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3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1页 |
3.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融资现状 | 第22-26页 |
3.1.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1.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 | 第24-26页 |
3.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3.2.1 资金供求不平衡 | 第26-28页 |
3.2.2 融资结构不合理 | 第28-29页 |
3.2.3 融资成本过高 | 第29页 |
3.2.4 信用水平低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基于博弈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的分析 | 第31-40页 |
4.1 基于博弈论的模型分析 | 第31-36页 |
4.1.1 无其他因素影响下融资双方的博弈分析 | 第31-32页 |
4.1.2 抵押担保下的博弈分析 | 第32-34页 |
4.1.3 农村金融环境健全下的博弈分析 | 第34-36页 |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4.2.1 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层面的原因 | 第36-37页 |
4.2.2 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 第37-39页 |
4.2.3 农村金融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解决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的对策 | 第40-44页 |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角度 | 第40-41页 |
5.1.1 规范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源融资管理 | 第40页 |
5.1.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对接 | 第40-41页 |
5.1.3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 第41页 |
5.2 金融机构支持角度 | 第41-42页 |
5.2.1 激励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 第41页 |
5.2.2 扩大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担保抵押范围 | 第41-42页 |
5.2.3 增强金融机构“神经末梢”作用 | 第42页 |
5.2.4 拓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定范围 | 第42页 |
5.3 农村金融环境角度 | 第42-4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