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建议采纳 | 第8-14页 |
1.1.1 建议采纳的理论模型 | 第8-11页 |
1.1.1.1 决策者—建议者系统 | 第8-10页 |
1.1.1.2 AG&T理论模型 | 第10页 |
1.1.1.3 AG&T模型与JAS模型的比较 | 第10-11页 |
1.1.2 建议采纳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1.1.2.1 决策任务及建议特征 | 第11页 |
1.1.2.2 建议者特征 | 第11-12页 |
1.1.2.3 决策者特征 | 第12-14页 |
1.2 自我构念 | 第14-18页 |
1.2.1 自我构念的涵义 | 第14页 |
1.2.2 自我构念的类型 | 第14-15页 |
1.2.2.1 独立型自我构念与互依型自我构念 | 第14-15页 |
1.2.2.2 特质性自我构念与情境性自我构念 | 第15页 |
1.2.3 特质性自我构念的测量方法 | 第15-16页 |
1.2.4 情境性自我构念的启动方法 | 第16-17页 |
1.2.5 自我构念与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 第17页 |
1.2.6 性别与自我构念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18-20页 |
1.3.1 独立自我构念与互依自我构念存在的内在形式 | 第18页 |
1.3.2 性别与特质性自我构念因素在建议采纳中的作用机制 | 第18页 |
1.3.3 特质性自我构念因素在建议采纳中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1.3.4 特质性自我构念在不同情境下对建议采纳的作用 | 第19-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一 | 第20-22页 |
2.1.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1.2 被试 | 第20页 |
2.1.3 研究材料 | 第20页 |
2.1.3.1 自我构念量表(SCS) | 第20页 |
2.1.3.2 建议采纳范式 | 第20页 |
2.1.4 研究流程 | 第20-21页 |
2.1.5 研究结果 | 第21-22页 |
2.1.5.1 自我构念倾向分组处理 | 第21页 |
2.1.5.2 性别、自我构念倾向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6 讨论与分析 | 第22页 |
2.2 研究二 | 第22-26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2.2.2 被试 | 第23页 |
2.2.3 研究材料 | 第23页 |
2.2.3.1 自我构念量表 | 第23页 |
2.2.3.2 建议采纳范式 | 第23页 |
2.2.3.3 自我构念文化启动 | 第23页 |
2.2.4 研究设计 | 第23-24页 |
2.2.5 研究流程 | 第24页 |
2.2.6 研究结果 | 第24-26页 |
2.2.6.1 自我构念倾向分组处理 | 第24-25页 |
2.2.6.2 情境性自我构念、特质性自我构念倾向对建议采纳程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9页 |
3.1 自我构念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 在建议采纳中情境性自我构念对特质性自我构念的干扰作用 | 第27页 |
3.3 性别与自我构念的关系 | 第27-28页 |
3.4 性别与建议采纳的影响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附录一 自我构念量表(SCS) | 第36-38页 |
附录二 研究一建议采纳范式 | 第38-39页 |
附录三 研究二自我构念启动材料 | 第39-40页 |
附录四 研究二建议采纳范式一 | 第40-41页 |
附录五 研究二建议采纳范式二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