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导论第15-20页
    一、选题缘由第15-17页
        (一) 理论价值第15-16页
        (二) 实践意义第16-17页
    二、研究现状第17-19页
        (一) 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研究第18页
        (二) 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第18-19页
    三、存在的问题第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新文化:毛泽东时期(1949——1976)第20-28页
    一、(1949—1956)肃清落后、腐朽思想,明确文化建设方向第20-24页
        (一) 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旧思想,确立文化指导思想第20-22页
        (二)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第22-24页
    二、(1957—1966)以人民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第24-26页
        (一) 以为人民为中心,确立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第24页
        (二) 以“双百”方针为指导,建设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第24-25页
        (三) 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原则,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第25-26页
    三、(1966—1976)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兴起全国范围的文化革命高潮第26-28页
第二章 建设以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邓小平时期(“文革”结束——1991)第28-33页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实现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第28-29页
    二、以文化大讨论为契机,保卫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第29-31页
    三、以“两个文明一起抓”为战略,构建精神文明思想总体系第31-33页
第三章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时期(1992——2002)第33-41页
    一、立足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33-35页
        (一) 以“重在建设”为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33-34页
        (二) 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第34-35页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35-36页
    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第36-39页
        (一)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36-37页
        (二) 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巩固思想文化主阵地第37-39页
    四、以建设先进文化为目标,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趋势第39-41页
第四章 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时期(2003——2012)第41-50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文化综合创新之路第41-42页
    二、以“和谐文化”为核心,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第42-44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增强文化吸引力、凝聚力第44-45页
    四、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第45-47页
    五、以文化自觉意识为感召,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第47-48页
    六、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保证,提高文化发展科学水平第48-50页
第五章 建设以中国梦为图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时期(2013年——)第50-60页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净化文化发展软环境第50-52页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第52-54页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第54-56页
    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筑牢共同思想基础第56-58页
    五、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58-60页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第60-69页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确保文化发展正确方向第60-61页
    二、始终坚持文化的战略性全局地位,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第61-63页
    三、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思路第63-64页
    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第64-66页
    五、始终坚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采取文化发展的正确方针第66-67页
    六、始终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发展活力第67-69页
结束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79页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张辛欣与朴婉绪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女性意识
下一篇:The Acceptance of Tanizaki Literature in Early Literature of Iku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