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7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页 |
1.5 多发性硬化研究概述 | 第17-21页 |
1.5.1 MS简介 | 第17-18页 |
1.5.2 MS流行病学 | 第18页 |
1.5.3 MS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 | 第18-19页 |
1.5.4 MS的治疗进展 | 第19-21页 |
1.5.5 MS模型鼠相关进展 | 第21页 |
1.6 片仔癀研究进展概述 | 第21-24页 |
1.6.1 片仔癀简介 | 第21-22页 |
1.6.2 片仔癀的组分研究 | 第22页 |
1.6.3 片仔癀相关药理研究 | 第22-23页 |
1.6.4 片仔癀治疗机制研究 | 第23-24页 |
第2章 片仔癀灌胃治疗多发性硬化模型大鼠的疗效评价 | 第24-34页 |
2.1 材料 | 第24-25页 |
2.1.1 动物及药物 | 第24页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2.2 方法 | 第25-28页 |
2.2.1 EAE模型建立 | 第25页 |
2.2.2 分组及给药 | 第25页 |
2.2.3 指标观察 | 第25-26页 |
2.2.4 组织取材 | 第26页 |
2.2.5 病理学染色 | 第26-27页 |
2.2.6 指标检测 | 第27-28页 |
2.3 结果 | 第28-32页 |
2.3.1 大鼠发病情况 | 第28-30页 |
2.3.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0-31页 |
2.3.3 脏器系数和血生化结果 | 第31-32页 |
2.3.4 EIISA检测结果 | 第32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片仔癀灌胃治疗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的疗效评价 | 第34-45页 |
3.1 材料 | 第34页 |
3.1.1 动物及药物 | 第34页 |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4页 |
3.2 方法 | 第34-37页 |
3.2.1 EAE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3.2.2 分组及给药 | 第35页 |
3.2.3 取材 | 第35-36页 |
3.2.4 指标检测 | 第36-37页 |
3.3 结果 | 第37-43页 |
3.3.1 EAE小鼠发病情况 | 第37-40页 |
3.3.2 组织病理学结果 | 第40-41页 |
3.3.3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41-42页 |
3.3.4 ELISA检测结果 | 第42-43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4章 片仔癀灌胃治疗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机制探索 | 第45-59页 |
4.1 材料 | 第45-46页 |
4.1.1 动物及药物 | 第45页 |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5-46页 |
4.2 方法 | 第46-53页 |
4.2.1 EAE模型建立 | 第46页 |
4.2.2 分组及给药 | 第46页 |
4.2.3 组织准备 | 第46页 |
4.2.4 检测 | 第46-53页 |
4.3 结果 | 第53-56页 |
4.3.1 细胞流式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4.3.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4.3.3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 | 第55-56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