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弃资源制备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工业除尘简介 | 第8-13页 |
1.1.1 工业烟尘排放现状 | 第8-9页 |
1.1.2 工业除尘现状 | 第9-11页 |
1.1.3 多孔陶瓷膜在高温除尘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 第11-13页 |
1.2 多孔陶瓷膜简介 | 第13-18页 |
1.2.1 多孔陶瓷膜的发展 | 第13-14页 |
1.2.2 多孔陶瓷膜的分离原理及特点 | 第14-15页 |
1.2.3 多孔陶瓷膜的分类 | 第15-16页 |
1.2.4 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粉煤灰和煤矸石的资源化及高附加值利用 | 第18-22页 |
1.3.1 粉煤灰的资源化及高附加值利用 | 第18-20页 |
1.3.2 煤矸石的资源化及高附加值利用 | 第20-22页 |
1.4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选题的意义 | 第22-23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24-35页 |
2.1 实验物料及仪器设备 | 第24-26页 |
2.1.1 实验物料 | 第24-25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2 制备工艺 | 第26-31页 |
2.2.1 成型工艺 | 第26页 |
2.2.2 成孔机理及方法 | 第26-28页 |
2.2.3 干燥工艺 | 第28-29页 |
2.2.4 烧结工艺 | 第29-30页 |
2.2.5 本实验中支撑体的制备流程 | 第30-31页 |
2.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1-35页 |
2.3.1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第31页 |
2.3.2 X射线衍射 | 第31页 |
2.3.3 扫描电镜 | 第31-32页 |
2.3.4 热重—差热联用热分析 | 第32页 |
2.3.5 开孔率及其测定 | 第32-33页 |
2.3.6 抗压强度及其测定 | 第33页 |
2.3.7 空气渗透速率及其测定 | 第33-34页 |
2.3.8 径向收缩率及其测定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粉煤灰基支撑体的制备 | 第35-49页 |
3.1 粉煤灰的表征与分析 | 第35-37页 |
3.1.1 粉煤灰的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3.1.2 碳粉和粉煤灰的TG-DSC分析 | 第36-37页 |
3.2 粉煤灰基支撑体干燥工艺的确定 | 第37-39页 |
3.3 粉煤灰基支撑体的制备流程 | 第39-40页 |
3.4 烧结温度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3.5 保温时间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6 造孔剂添加量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3.7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煤矸石基支撑体的制备 | 第49-70页 |
4.1 煤矸石的表征与分析 | 第49-51页 |
4.1.1 煤矸石的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4.1.2 煤矸石的TG-DSC分析 | 第50-51页 |
4.2 干燥工艺的设计和原料煤矸石的预烧处理 | 第51-53页 |
4.2.1 干燥工艺的设计 | 第51-52页 |
4.2.2 原料煤矸石的预烧处理 | 第52-53页 |
4.3 煤矸石基支撑体的制备流程 | 第53-54页 |
4.4 烧结温度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4.5 保温时间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6 造孔剂添加量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4.7 煤矸石的预烧温度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4.8 氧化铝添加量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 第64-68页 |
4.9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