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2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二、基本思路 | 第19-21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22-23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22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3-32页 |
第一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本概念 | 第23-25页 |
一、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涵义及特点 | 第23-24页 |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利弊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范式 | 第25-31页 |
一、环境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第25-26页 |
二、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三、环境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确定 | 第28-31页 |
第三节 观点的提出: 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中国式财政分权扭曲的结果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总体环境状况 | 第32-37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利益发展目标 | 第37页 |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财政问题 | 第37-40页 |
第四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环境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下的政府行为影响机制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基于博弈模型下的企业行为影响机制 | 第43-46页 |
一、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的理论模型 | 第43-44页 |
二、排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基于偏好理论的居民行为影响机制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环境污染的实证检验 | 第48-62页 |
第一节 假说的提出 | 第48页 |
第二节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48-51页 |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49-51页 |
第三节 空间面板分析 | 第51-58页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51-53页 |
二、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第53-55页 |
三、三维立体图论证结果 | 第55-58页 |
第四节 分位数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一、分位数分析 | 第58-60页 |
二、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第60-61页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第61-62页 |
第六章 路径与取向:完善我国财政分权下环境治理行为的措施 | 第62-68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一、政府健全财政收支管理体制,维护污染治理的效率与公平 | 第63-64页 |
二、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包容性绿色增长” | 第64-66页 |
三、民众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 第66页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