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模糊测试的Web应用安全性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Web应用安全性测试研究第14-16页
        1.2.2 模糊测试在Web应用安全性测试中的发展第16-18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8-19页
    1.4 论文的结构第19-22页
第2章 Web应用安全性检测相关理论第22-33页
    2.1 Web应用的体系结构第22页
    2.2 Web应用安全漏洞第22-24页
    2.3 XSS跨站脚本漏洞第24-26页
        2.3.1 XSS跨站脚本定义第24页
        2.3.2 XSS跨站脚本分类第24-25页
        2.3.3 XSS漏洞危害第25-26页
    2.4 SQL注入漏洞第26-28页
        2.4.1 SQL注入定义第26-27页
        2.4.2 SQL注入分类第27-28页
        2.4.3 SQL注入漏洞危害第28页
    2.5 Web应用模糊测试理论第28-32页
        2.5.1 Web应用模糊测试原理第29页
        2.5.2 Web应用模糊测试测试流程第29-30页
        2.5.3 Web应用模糊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第30-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基于动态生成和协议变形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第33-49页
    3.1 现有的XSS攻击和SQL注入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第33-34页
    3.2 基于动态生成和协议变形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第34-37页
        3.2.1 总体方法流程第34-35页
        3.2.2 总体方法设计第35-37页
    3.3 XSS攻击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第37-43页
        3.3.1 测试用例特征分析及过滤规则解析第37-38页
        3.3.2 测试用例特征库构建及变形规则分析第38-40页
        3.3.3 测试用例特征动态组合及变形生成第40-43页
    3.4 SQL注入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第43-48页
        3.4.1 测试用例特征分析及过滤规则解析第43-44页
        3.4.2 测试用例特征库构建及变形规则分析第44-45页
        3.4.3 测试用例动态组合及变形生成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基于污染传播策略的漏洞数据分析方法及漏洞检测量化评估方法第49-60页
    4.1 污染传播策略第49-50页
    4.2 基于污染传播策略的漏洞数据分析方法第50-57页
        4.2.1 污染漏洞数据标记第53-54页
        4.2.2 污染漏洞数据传播规则第54-57页
        4.2.3 污染漏洞数据检测与分析第57页
    4.3 漏洞检测的量化评估方法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实验与分析第60-70页
    5.1 评价指标第60页
    5.2 实验数据第60-61页
    5.3 实验方案与设定第61-63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69页
        5.4.1 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对比实验第63-65页
        5.4.2 漏洞数据分析方法对比实验第65页
        5.4.3 基于模糊测试的Web应用安全性检测方法的对比实验第65-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71页
    6.2 工作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素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解转化玉米秸秆的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水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