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2.1 管道应力分析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管道应力分析的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管道应力分析及CAESAR II软件理论 | 第16-30页 |
2.1 管道应力分析理论 | 第16-25页 |
2.1.1 外载荷作用下管道应力研究 | 第16-22页 |
2.1.2 内压力作用下管道应力研究 | 第22-23页 |
2.1.3 管道应力的校核标准 | 第23-24页 |
2.1.4 管道应力分析工作的任务 | 第24-25页 |
2.2 CAESAR II软件理论 | 第25-28页 |
2.2.1 CAESAR II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2.2.2 基于CAESAR II的管道应力分析工作过程 | 第26-28页 |
2.3 核应急发电机组辅机系统管道应力分析的特点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CAESAR II的管道静力分析及强度评估 | 第30-45页 |
3.1 数值分析资料 | 第30-31页 |
3.1.1 应力分析管道的范围 | 第30页 |
3.1.2 应力分析的计算条件 | 第30-31页 |
3.2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1-32页 |
3.3 确定载荷工况组合 | 第32页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3.4.1 燃油系统 | 第32-34页 |
3.4.2 滑油系统 | 第34-35页 |
3.4.3 低温水系统 | 第35-36页 |
3.4.4 高温水系统 | 第36-38页 |
3.5 泵口载荷评估 | 第38-44页 |
3.5.1 API 610标准 | 第38-40页 |
3.5.2 泵口载荷的校核 | 第40-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CAESAR II的管道动力分析及改进设计 | 第45-64页 |
4.1 管道的模态分析及改进设计 | 第45-51页 |
4.1.1 管道的模态分析 | 第45-46页 |
4.1.2 模态分析结果及改进设计 | 第46-51页 |
4.2 管道的谐波分析及改进设计 | 第51-55页 |
4.2.1 滑油管道的谐波分析 | 第51-53页 |
4.2.2 滑油管道的谐波分析结果及研究 | 第53-54页 |
4.2.3 滑油管道的改进设计 | 第54-55页 |
4.3 管道的抗震分析及研究 | 第55-63页 |
4.3.1 管道的抗震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4.3.2 滑油管道的抗震分析及研究 | 第57-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核管道支吊架设计及新型补偿器设计研究 | 第64-79页 |
5.1 核管道支吊架设计的研究 | 第64-72页 |
5.1.1 管道支吊架的种类 | 第64-65页 |
5.1.2 核管道允许跨距的理论求解 | 第65-67页 |
5.1.3 核管道允许跨距的数值计算及研究 | 第67-72页 |
5.2 新型补偿器的设计原则 | 第72-78页 |
5.2.1 管道补偿器的类型 | 第73页 |
5.2.2 新型补偿器的设计 | 第73-74页 |
5.2.3 改动设计的数值计算 | 第74-76页 |
5.2.4 新型补偿器设计的研究 | 第76-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详细中文摘要 | 第86-88页 |
详细英文摘要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