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30页 |
一、风险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风险管理 | 第22-24页 |
三、税收风险管理 | 第24-30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一、纳税遵从理论 | 第30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0-31页 |
三、内部控制理论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寻甸县国家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寻甸县税收征管基本情况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寻甸县国家税务局风险管理的实践 | 第36-41页 |
一、团队建设情况 | 第36-37页 |
二、风险管理机制 | 第37-38页 |
三、风险管理运转程序 | 第38-40页 |
四、风险管理成效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寻甸国税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寻甸国税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8页 |
一、风险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二、工作量大,人员配置不科学 | 第42-45页 |
三、数据不全面,信息不对称 | 第45-47页 |
四、税收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47页 |
五、基层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寻甸国税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8-54页 |
一、新旧税制交接、职能分工交叉 | 第48-49页 |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49-50页 |
三、数据获取平台建设缺少外部支持 | 第50-51页 |
四、指标指向性不充分 | 第51页 |
五、奖励机制不合理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54-60页 |
第一节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54-56页 |
一、美国国内收入署(IRS)税收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及启示 | 第54-55页 |
二、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55-56页 |
三、德国在增值税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及启示 | 第56页 |
第二节 国内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56-60页 |
一、山东潍坊安丘国税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及启示 | 第56-57页 |
二、重庆九龙坡区国税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及启示 | 第57-58页 |
三、昆明市直属国税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优化寻甸国税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60-71页 |
第一节 优化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 第60-62页 |
一、将税收风险管理概念深入组织文化 | 第60-61页 |
二、深化纳税遵从理念 | 第61页 |
三、强化税收风险意识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具体优化措施 | 第62-71页 |
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 第62-64页 |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64-65页 |
三、加强数据信息建设 | 第65-68页 |
四、完善税收风险管理评价模型 | 第68-69页 |
五、完善工作奖惩机制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