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粒子物理学简介 | 第9-11页 |
1.2 粒子物理实验简介 | 第11-12页 |
1.3 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 | 第14-17页 |
第2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 第17-27页 |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第17页 |
2.2 物理目标 | 第17-19页 |
2.3 北京谱仪 | 第19-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ψ(2S)→γχ_(cJ)→γωφ的研究 | 第27-45页 |
3.1 事例初选 | 第27-29页 |
3.2 事例终选 | 第29-32页 |
3.3 蒙特卡罗模拟的信号样本和探测器效率 | 第32页 |
3.4 本底研究 | 第32-33页 |
3.5 用真实ψ(2S)数据样本研究χ_(cJ)→ωφ | 第33-37页 |
3.6 系统误差 | 第37-41页 |
3.7 分支比 | 第41-4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4章 ψ(2S)→γχ_(cJ)→γΩ~-(?)~+的研究 | 第45-61页 |
4.1 事例初选 | 第45-46页 |
4.2 事例终选 | 第46-47页 |
4.3 蒙特卡洛模拟的信号样本和探测器效率 | 第47-49页 |
4.4 本底研究 | 第49-52页 |
4.5 用真实ψ(2S)数据研究χ_(cJ)→Ω~-(?)~+ | 第52页 |
4.6 系统误差 | 第52-57页 |
4.7 分支比 | 第57-5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