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论文--一般性的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金属氢化物与炸药混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金属氢化物的性质研究第10-11页
        1.2.2 高能添加剂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第11-12页
        1.2.3 热分析技术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热稳定性研究方法第15-24页
    2.1 实验仪器和原理第15-19页
        2.1.1 DSC结构与原理第15-17页
        2.1.2 ARC结构与原理第17-19页
    2.2 DSC动力学分析方法第19-20页
        2.2.1 Kissinger法第19-20页
        2.2.2 Friedman法第20页
    2.3 ARC数据分析方法第20-24页
        2.3.1 速率常数法第20-21页
        2.3.2 反应机理函数法第21-22页
        2.3.3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第22-23页
        2.3.4 试样容器的热惰性修正第23-24页
3 MgH_2和Mg(BH_4)_2对TNT热稳定性的影响第24-33页
    3.1 实验部分第24-25页
        3.1.1 样品制备第24页
        3.1.2 仪器与测试条件第24-25页
    3.2 基于动态DSC的MgH_2和Mg(BH_4)_2的释氢特性第25页
    3.3 基于动态DSC的TNT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25-27页
    3.4 绝热条件下TNT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27-30页
        3.4.1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3.4.2 绝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29-30页
    3.5 TNT+MgH_2/Mg(BH_4)_2热分解机理的推测第30-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MgH_2和Mg(BH_4)_2对RDX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3-43页
    4.1 实验部分第33-34页
        4.1.1 样品制备第33页
        4.1.2 仪器与测试条件第33-34页
    4.2 基于动态DSC的RDX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34-38页
        4.2.1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4.2.2 热分析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37-38页
    4.3 绝热条件下RDX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38-42页
        4.3.1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4.3.2 绝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MgH_2和Mg(BH_4)_2对AN热稳定性的影响第43-55页
    5.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5.1.1 样品制备第43页
        5.1.2 仪器与测试条件第43-44页
    5.2 基于动态DSC的AN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44-49页
        5.2.1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5.2.2 热分析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47-49页
    5.3 绝热条件下AN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49-53页
        5.3.1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5.3.2 绝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52-53页
    5.4 AN+MgH_2热分解机理的推测第53-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的行人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可穿戴电子设备应用需求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