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9页 |
·引言 | 第10页 |
·贵金属合成的方法 | 第10-19页 |
·水(溶剂)热反应法 | 第11-12页 |
·电化学法 | 第12-13页 |
·液相化学还原法 | 第13-19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 | 第19-25页 |
·控制晶核生成过程 | 第20-21页 |
·均相成核 | 第20-21页 |
·异相成核 | 第21页 |
·吸附物控制生长方向 | 第21-25页 |
·贵金属及其异质结构应用 | 第25-29页 |
·催化 | 第25-26页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26-29页 |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第二章 不同形貌的Au多面体对葡萄糖的电催化研究 | 第39-56页 |
·前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Au多面体的合成 | 第40-41页 |
·Au 多面体对葡萄糖催化氧化的电催化研究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金多面体的表征 | 第42-45页 |
·金多面体的电催化行为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第三章 金-钯二元核壳多面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56-73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7页 |
·Au-Pd核壳多面体的合成 | 第57-59页 |
·Pd-Au 核壳多面体的合成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Au-Pd 多面体合成及其表征 | 第60-62页 |
·不同壳层厚度的Au-Pd 核壳结构的光学性质 | 第62-63页 |
·不同形貌Au-Pd 核壳多面体结构的电化学性质 | 第63-65页 |
·Pd 及Pd-Au多面体的合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第四章 金-钯-银三元核壳六面体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 第73-83页 |
·引言 | 第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3-74页 |
·Au-Pd-Ag核壳六面体的制备 | 第74页 |
·Pd-Au-Ag核壳六面体的制备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1页 |
·Au-Pd-Ag核壳六面体的形貌及其性质 | 第75-79页 |
·Pd-Au-Ag核壳六面体的形貌及其性质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